同济大学2023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3-05-12 14:45:00 19443次浏览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做好2023年度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校2023年在部分专业招收全日制普通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制二年,招生计划不超过40人。具体各招生专业计划及报考要求如下:

学院

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

本科就读学科门类要求

修读课程要求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信息学

0-2

理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工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生物工程类);医学类(基础医学类)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工程

0-4

工学类

需已修读工程制图或机械制图任一课程

土木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

0-8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

0-6

理学类、工学类

需已修读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以及至少1门程序设计类课程,如已修读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可等同于已修读线性代数和高等数学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0-8

需已修读C语言或C++程序设计课程且成绩“良”以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0-6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用物理学

0-6

理学类、工学类、医学类

 

注:我校将根据各专业报名情况及考生考核情况,适当调整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

二、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2023年同济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报考学生原就读本科专业应与所报考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或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属于同一本科专业类。具体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本科专业类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执行(详见附件2)。考生须满足以下报名条件:

1.考生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

2.本科阶段在校表现良好;

3.身体条件符合招生专业体检要求。

三、报名方式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在2023年5月12日至5月26日期间登录我校“特殊类型招生报名系统”(https://zsb.tongji.edu.cn/tslxzs)(以下简称报名平台),根据报名平台的要求和流程,如实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相关报名材料,完成报名申请。每位考生仅能填报一个专业志愿。报名材料如下:

1.《同济大学2023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报名表》(下载后本人签名并上传);

2.本人身份证;

3.本科阶段成绩单;

4.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成绩报告单或证明;

5.本科在读证明;

6.能够体现本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材料(如科研创新、论文发表以及社会活动表现等);

7.所获荣誉证明等。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无需邮寄报名材料,考生必须上传所有完整报名材料至报名平台,所上传的报名材料应使用扫描生成的电子文件,以确保上传电子文件清晰可读。如因上传报名材料不完整、不清晰而影响材料审核,责任由考生自负。逾期未完成报名或未按要求上传相关报名材料者视为无效报名。

报名平台中查看审核结果的当前状态为“待审核”才表示考生完成报名流程。

四、考核选拔与录取

1.材料审核

对于按要求完成报名并提交有效申请材料的考生,我校将组织专家进行材料审核,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150%确定参加选拔考核的考生名单。材料审核通过考生名单在同济大学本科招生网和信息公开网公示。

2.考核选拔

考核形式为笔试加面试,具体考核内容及时间安排在报名平台另行通知。

3.录取

根据考生考核成绩择优录取。拟录取考生名单在同济大学本科招生网和信息公开网公示。

五、入校管理

1.已录取学生持录取通知书,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逾期未报到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2.已录取学生入学时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以及近半年内由具有体检资格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如无法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体检报告,将取消入学资格。新生报到时,如具有其他高等教育在读学籍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3.招收学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全脱产学习,学籍管理按《同济大学学籍管理规定》执行,纳入学校学籍管理系统。

4.已录取学生全部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须在入学时转入同济大学,可参加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优秀奖学金的评定,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毕业时可自主择业,并纳入学校就业方案,按照学校就业工作实施办法执行。

5.第二学士学位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按现行毕业证书和学位管理证书管理办法颁发。毕业证书上注明第二学士学位的专业名称、学习时间等内容;学位证书上明确标识“第二学士学位”字样。

6.学生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毕业要求的,不再延长学习时间亦不实行留级制度,可发结业证书。对退学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或写实性学习证明。

7.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学生按当年应届生身份派遣并办理相关就业手续。学生如中途退学,按退学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派遣。

8.软件工程专业每年收费标准为16000元,其他专业每年收费标准为5000元。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标准不同,一般为每学年800-1200元。

9.录取学生的学习和住宿校区与相应专业本科生一致。

六、监督机制

为确保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公平、公开和公正,招生工作过程接受学校招生工作监督小组的严格监督,同时接受社会监督。考试全程录像。学校纪检监察机构监督邮箱:jcc@tongji.edu.cn。

七、其他

1.考生不得有伪造有关证明等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其学籍。

2.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报名及选拔考核不收取任何费用。

3.我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机构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4.本简章由同济大学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八、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瑞安楼101A室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2643

传真:(021)65981513

邮箱:tjzsb@tongji.edu.cn

同济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bkzs.tongji.edu.cn

同济大学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

2023年5月12日

附件1:专业介绍

一、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通过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挖掘、阐明和理解生物大数据包含的生物学意义,推动了转化医学、脑科学、新药研发、精准医学等各层次的生物学研究。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精准医学”大背景之下,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数理、生物、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

二、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依托同济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其培养方案融合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制造智能化关键技术,是涉及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本专业依据同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信息等相关专业知识及人文职业素养;具备面向工程实践,发现、分析、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并具有国际化视野;身心健康、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精神的人格。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智能制造相关产品及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工作,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成为本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三、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是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学科,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同济大学是我国率先开设地质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之一,也是目前上海市唯一设置该专业的高等学校。本专业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经过60余年发展,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具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专业排名”中,全国地质工程专业排名第4(A类专业);最新一期CWUR世界大学工程地质工程专业排名第2。

本专业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具备地质学和工程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地质工程调查、勘察、设计的专业知识,具备分析解决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科学与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具备跨界发展能力,能胜任城建、交通、水电、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咨询、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领导意识、系统思维、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毕业五年左右,通过继续深造或自主学习,德智体美劳持续发展,具备工程师的执业能力,能胜任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领域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技术开发或科学研究等团队骨干的工作,适应行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四、人工智能

未来世界是人、机、物协同演化的智能世界,大量具有智能能力的装置与系统相互交互以及和人类互动,是未来智能世界组成和运转的基本形式。人工智能始自研究、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以为未来世界提供智慧的大脑为使命,并涵盖自各种嵌入式智能装置到云端数据中心的各种级别和层次的智能原理与技术。

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是全国首批35个人工智能专业之一,于2019年正式招生,传承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及其下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近年先后获批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基础科学中心、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目前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办学,秉承“共性基础 + 个性发展”的专业培养举措,致力于培养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行业进展,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设计有效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并开发应用,赋能发展具备终身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跨行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领导能力,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并具备国际视野和能肩负社会责任的人工智能领域卓越创新人才。

五、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的工程,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软件产业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机器学习、网络空间安全、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传感器,以及生物信息学等目前热门应用领域的基础和核心。

软件工程专业设立于2001年,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2012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以及工程博士授予点(电子与信息领域-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为A类。软件工程专业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A+专业排名第8。2008年,软件工程专业获得了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第二类特色专业项目支撑。2011年,软件工程专业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9年,软件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软件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单。

软件工程专业基于软件工程学科,面向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深厚、具有创新潜力,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多层次、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并同时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通专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能在科研、教育、企业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或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六、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的发展始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先导和支柱,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的进步与腾飞离不开材料学科的支持。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加工和应用的学科,涵盖了功能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方向。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活跃的创新思维、突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以及团队意识、协作与沟通交流、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研究、分析和解决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胜任材料相关领域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引领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高级技术、研发和工程管理人才。

七、应用物理学

同济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于1940年代由王福山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物理学家创立。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目前涵盖凝聚态物理、声学、理论物理、光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一个物理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凝聚态物理学科于1996年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7年获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先后已培养毕业生近两千人,包括朱洪元、王守武、吴式枢、王守觉、丁大钊、李同保、张耀明等7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特色明显,在固体物理和声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国内一流乃至国际领先的水平,并实现科研与应用紧密结合,科研指导应用,应用反哺科研。例如通过对电磁波调控原理的探究,实现电磁透明现象(“隐身术”);通过对声学原理的应用,实现运输工具的降噪、医学和工程中的超声探测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本专业于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0年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2021年软科排名全国第三位,位列A+专业层次。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未来国家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既掌握扎实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具备较强的电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可在新型功能材料、应用声学等方面从事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的理工复合型的,知识面宽、基础厚重、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有理想抱负,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微信扫码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