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以医起家,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创办的“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也是同济医学的开端。如今临床医学进入QS 2021全球医学排名301-350位,稳居国内第11位;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5个医学相关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世界前沿学科)。2019年临床医学专业纳入国家第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同济大学与德国的交流源远流长,从上个世纪以来,同济大学就已经成为中德交流和合作的中心所在。为更好地发扬历史传承,深化及拓展国际化医学教育内涵,在大学有力支持下,2021年起开办临床医学专业中德实验班。
结合同济大学医学院和德国优质医学教学资源,通过“成果导向教育”(OBE)为理念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发展”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前沿意识、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临床问题并开展基础、临床或医工交叉研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未来能引领学科发展的国际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并能为中德医学交流发挥纽带作用。
第1学年进入新生院,完成通识教育课和大类基础课的学习;第1学年末进入医学院,第2~4学年完成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开展早期临床、早期基础和临床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第4学年末进行本博贯通培养资格审核;第5学年进行临床通科实习。在本科阶段原则上可获得一次赴德国短期交流机会。
本科阶段第4学年末,达到推免资格、通过本博贯通培养资格审核,第5年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后,可于第6年进入博士培养阶段,按照当届博士培养方案执行,可获得临床医学学术型博士学位。就读期间,成绩优秀者可能获得1年以上在德国进行科研培训的机会。博士毕业后可选择进入本校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完成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可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