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进入QS 2021全球医学排名301-350位
稳居国内第11位
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主干方向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与病原生物学及药理学等。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培养目标
面向世界医学科技前沿,遵循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依托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命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深厚的学科综合优势、突出的平台优势和高端的人才资源优势,以心血管、脑科学、肿瘤、感染与免疫、药理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方向为研究特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仁爱精神、国际视野、扎实学识、原创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优秀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新时代基础医学学科领军人才。
学制、毕业条件与学位
本专业独立招生15人,以国豪精英班书院制培养。第一学年在新生院完成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第二-五学年在医学院完成基础医学模块、临床综合模块、科研训练模块和毕业设计模块。本研衔接包括交叉拔尖模块和科研训练模块。直博阶段包括基础医学直博培养和助教模块。直博条件:本科阶段平均绩点≥3.5, 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推免直接进入博士生阶段培养;本科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业成绩达到分流与退出管理规定的,按照学籍管理文件,进入分流与退出环节。
特色培养方案:
1. 全程导师制,组建以院士、千人计划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组成的导师队伍,“大师引领”培育德才兼备优秀人才;
2. 模块化课程提供个性化培养路径;
3. 本研一体化设计(交叉拔尖模块),加强本博贯通的培养效率;
4. 强化的科研训练模块为学生提供科研方向的多重选择;
5. 科研训练与本科教育,助教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融合;
6.“基础+拔尖+能力”夯实领军人才培养。
本科学制5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学制6年,符合条件的允许提前毕业。毕业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素养,恪守科研诚信;具备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完成本博贯通培养方案规定的修读学分及必修环节,围绕脑发育与脑疾病、心律失常、肿瘤发生与转移、重大传染性疾病、干细胞基础研究与转化等世界科学前沿,独立开展创新研究,并取得优秀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研究与教学能力;完成不少于3个月的国际访学。
就业前景
毕业后可成为医学院校的优秀基础医学师资,三级甲等医院从事原创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的研究人员。
历史沿革和学科特色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也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医学院整体迁出至武汉,但同济人医学情结至深,历经百年沧桑后,同济大学在新世纪之初重建医学,2000年4月同济大学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恢复设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经过快速发展,“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和分别着力建设干细胞、脑与脊髓、心血管疾病、肿瘤生物治疗等四大研究中心的建立。如今临床医学进入QS 2021全球医学排名301-350位,稳居国内第11位;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5个医学相关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药理学和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 (世界前沿学科)。 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生物医学工程A,基础医学A-,药学A-。
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新医科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提升,学院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施行“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临床技能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将立德树人、医学人文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程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医学课程体系。利用同济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积极推进医工交叉融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前提下,通过辅修跨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医学院学子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银奖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等奖项。
康复学生赴台湾进行早期临床实践
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
科研平台
为探寻同济医科的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同济大学结合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未来趋势以及国家需求,将医科发展重点集中于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干细胞”、“肿瘤”、“脑与脊髓”、“心脏”等几大领域。2010年成立“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在各家附属医院布局并成立转化医学中心,聚焦四大方向。在建校110周年之际,基于附属医院的特色医疗资源,分别着力建设干细胞、脑与脊髓、心血管疾病、肿瘤生物治疗等四大研究中心,采用灵活的双聘机制,深化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合作。随着这一战略的深入实施,同济大学在干细胞及转化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丰硕。同济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现已成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干细胞/再生医学”领域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项资助,建有“国家(华东)干细胞库”、“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并于2019年获批建设“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及一批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形成了活跃、严谨、浓厚的学术氛围,近五年来科研总立项经费达15.094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项目1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55项,在Nature、Science、Cell等影响因子20分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普及一等奖等近20项。
校企合作
医学院分布在四平路、沪北、沪西三个校区,有基础医学院、护理系、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十院临床医学院、同济临床医学院、东方临床医学院、肺科临床医学院、一妇婴临床医学院、附属杨浦医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附属皮肤病医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附属天佑医院(筹)、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附属康复医院(筹)、附属脑科医院(筹)以及20余家教学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基地,临床教学资源丰富,附属医院总床位数12000余张。医学院拥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消化内科、产科、职业病科、呼吸科、中医科、急诊医学、临床护理专业和血液科),和一批上海市重点学(专)科和临床医学中心。
国际交流
医学院紧扣国家“双一流”的战略决策,积极与国际一流医学院合作,持续探索建设国际医学院管理、医学教育与研究体系。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学分互认及学生互换交流等形式建立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理念。
目前,已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包括校际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博士双学位项目等。每年学院输送约30%的本科生在国际合作院校进行1-3个月的临床实习、实验室轮转、交流参观及学术会议。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有机会开拓视野,为职业规划和海外留学深造提供初步体验。与我院开展合作的国外院校有:
北美洲: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美国杜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
欧洲:德国柏林夏里特医科大学、德国科隆大学、德国菲利普玛堡大学、德国波鸿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德国蒂宾根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英国基尔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瑞典林雪平大学、瑞典卡特林斯卡医学院,瑞士巴塞尔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医科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芬兰图尔库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等;
其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日本圣玛丽安娜大学等。
医学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实习
医学生在德国菲利普玛堡大学交流学习
杰出校友
裘法祖 1932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预科;1936年在同济大学医学医前期结业后,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1939年以一等最优秀成绩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外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载,开启器官移植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
吴孟超 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李桓英 194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1年入选“3个100杰出人物”。2021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南登崑 1946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新生院,后入医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顾问、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
侯云德 1948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58年留学苏联,1962年归国后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三届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吴文源 1941年1月生,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顾问、上海市医学会理事,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终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