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23本科专业概览——工科试验班(土木与环境类)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2-06-01 00:00:00 2752次浏览

专业概览58.jpg专业概览59.jpg

  含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智能建造/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专业
  土木工程
  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全国唯一拥有四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2017~2021,位列ARWU土木工程学科排名全球第1
  2021年,位列US News土木工程学科排名全球第1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胜任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具备跨界发展能力,可以从事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社会服务与管理等工作,具备“通专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毕业五年左右,通过在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继续深造或者在国内外知名企业/组织工作实践和自主学习,德智体美劳持续发展,具备注册土木工程师执业能力,能胜任土木工程领域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技术开发或科学研究等团队骨干的工作,适应土木工程行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创建于1914年,采用德国教育体系,强调学以致用;1952年院系调整,同济土木广聚英才,博采众长,学科整体实力在国内名列前茅。1981年,以结构工程为代表的土木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4年土木工程学科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入选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四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入选教育部17所试点学院,是土木工程领域唯一的一所国家试点学院。2015年,土木工程学科第一批入选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I类高峰学科,2017年、2022年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2009年、2012年和2016年教育部学位中心评估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在国内连续排名第一或A+。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QS全球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位于全球前30方阵;在2017~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连续五年位列全球第一;在2021年U.S.News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位列全球第一;艾瑞深中国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连续评为8星级世界一流学科。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专家认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引领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专业剖析
  土木工程是设计、建造、运营与维护房屋、桥梁、隧道、地铁、铁路与城市轨道、道路等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的一门科学技术;土木工程师是人类“吃穿住行”中“住”和“行”的直接提供者,也是人类梦想家园的构筑者。
  土木工程的实质是创造或者“制造”一种特定产品的过程,这种产品从怡人的别墅、轻巧的独木桥,到500米级超高层建筑、千米级超大跨度桥梁、百米级埋深的超长隧道,使人类生活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土木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这一产品的设计者、建造者和管理者,使其掌握坚实的力学、材料、设计、施工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实践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确保与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的建筑与基础设施更加安全与经济。
  当前,人类面临着地震台风等灾害频发、自然资源快速消耗、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作为承载着民众福祉、城市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土木工程师勇对挑战,注重前沿研究和学科交叉,从传统的关注建筑与基础设施的安全、经济向关注舒适、美观、耐久、可持续方向发展,并不断向深海、深地、深空方向迈进,构筑人类更为广阔和美好的家园。
  科研平台
  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学院拥有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工程结构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引智基地。此外,还参与国家泥水平衡盾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及上海消能减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实验室拥有各类先进的试验设备,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试验经验,为开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条件。
  培养特色及亮点
  根据土木工程未来发展对人才的类型需求、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建立了“土木工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菜单式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1~2年级加强通识教育,2~3年级强化专业基础教育,3~4年级可根据个人兴趣、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选择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工程防灾与风险评估七个方向,实现专业内的个性化。同时,与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联合开设“力学强基班”,与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开设“创新创业班”,夯实基础,为未来发展助力。与法学院联合开设“土木-法学”复合人才实验班,在不增加学制的前提下,将土木工程专业和法学专业的知识与实践学分精心凝练,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依托学校的“主修专业+微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的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形成“土木工程+”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交流
  广阔的国际视角和多文化融合能力是面向未来人才的一个重要属性。作为德籍教授创办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科,百年来一直保持着与德国等欧美国家的全方位、多角度交流与合作,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建了国内首个全专业系列英语课程体系,海外学有所成的青年才俊与名誉海内的外籍高端专家同台授课,培养学生在英语语境下的思考方式与表达技能;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加入了亚洲土木工程大学联盟KKHTCNN,与加州伯克利等高校联合开设了学生研讨会和国际化暑期课程班;与世界32所高校签订了双学位协议;成立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和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的在华学生组织,组队参加美国ASCE中太平洋赛区土木工程大赛,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高校同台竞技,自2012年以来6次获得团队总分第一名。
  校企合作
  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学院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加坡裕廊集团(JTC)等国内外6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构筑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平台。如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获批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上海消能减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筑物移位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广联达智能建造联合研究中心等10多个联合研究中心。
  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培养计划制定、校企联合课程,到企业实践、研究生联合培养、教师践习,构建了一套立体化、全方位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式,实现了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学生通过在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专业实践,熟悉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培养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
  实践创新
  以“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为目标,构建了由教学实验、实习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项目组成的实践创新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虚拟与实际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科研与教学结合,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实验教学和实践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构建了“从社会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基础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以成果为导向,校企深度融合,创新机制,全方位开展合作,全面开展联合毕业设计,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目前,已形成了从大一“新生结构设计赛”、大二“结构力学竞赛”、大三“大学生结构设计赛”、大四“全过程课程设计”的螺旋式发展、从工程实践能力到工程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
  未来发展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建筑、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也可以从事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社会服务与管理、教育等工作。
  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65%左右继续深造,其中5~15%左右赴境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每年赴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京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帝国理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境外著名高校深造的约20人。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多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相关领域内重要企业和党政机关,用人单位供需比例长期维持在1:18以上。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人类向极地、沙漠、深海和太空进军,未来几十年内,国家和社会对土木工程领域的人才仍有大量需求。
  同济土木的百年历程中,孕育了30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数以百计的设计大师、房地产及金融等相关行业的领军人才,以及城建交通等政府部门的杰出管理者。

  杰出校友
  项海帆 1955年毕业于道路桥梁与隧道专业,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铁迪 1957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叶可明 1962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原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喜刚 1983年毕业于桥梁工程专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和技术中心主任,世界上首座突破千米的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的总设计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浩良 1983年毕业于桥梁工程专业,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力署长兼开发署亚太局局长
  王   俊 1983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陆 勇  1983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英国爱丁堡大学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结构工程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
  王卫东 1986年毕业于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业,华建集团执行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八批全国勘察设计大师
  刘千伟 1990年毕业于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
  罗  强  1992年毕业于岩土工程专业,贵州省黔东南州委书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黄俊灿 1992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张云峰 1993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美国马里兰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
  李  昕  1996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书协第八届副主席
  王翔宇 2000年毕业于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教授,澳中建筑信息模型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欧盟科学院院士
  白廷辉 1989年毕业于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专业,上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丁洁民 1982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院长,第八批全国勘察设计大师
  沈世钊 1953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阳升 1992年毕业于结构工程专业,太原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明洋 1991年毕业于地震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高技术钻地武器工程防护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质工程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上海市唯一设置该专业的高等学校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具备地质学和工程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地质工程调查、勘察、设计的专业知识,具备分析解决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科学与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具备跨界发展能力,能胜任城建、交通、水电、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咨询、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领导意识、系统思维、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毕业五年左右,通过继续深造或自主学习,德智体美劳持续发展,具备工程师的执业能力,能胜任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领域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技术开发或科学研究等团队骨干的工作,适应行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学科地位
  地质工程是认识、评价、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学科,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
  同济大学是我国率先开设地质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之一,也是目前上海市唯一设置该专业的高等学校。本专业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4年开始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获评上海市重点学科;200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获得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科学历获得了包括美、英、加、爱尔兰、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等18个《华盛顿协议》成员国或地区的国际互认。2018年,获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复评,并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拥有良好的专业声誉: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进入B档(位列全国38个参评一级学科的前20~30%);在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全国地质工程专业排名第4(A类专业);最新一期CWUR世界大学工程地质工程专业排名第2。

  专业内涵
  万丈高楼平地起,同济大学地质工程的专业特色是解决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土木工程之根基,人居环境之纽带。培养的地质工程师具备地质学和工程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地质工程调查、勘察、设计的专业知识,具备分析解决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具有科学与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胜任城建、交通、水电、国土资源等部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咨询、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领导意识、系统思维、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
  科研平台
  专业具有充足的实验室及完备、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开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条件。专业教学实验室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岩土工程实验中心和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建立了地质工程教学实验平台,实验室总面积4750平方,包括工程地质、基础地质、矿物与岩石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地球物理勘探、地震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动力学、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工程地下水、土工合成材料等专业教学实验室和一系列地质工程演示教学实验室(分为土体力学特性与基础理论实验平台、岩体力学特性与基础理论实验平台、软土工程物理模型实验平台、隧道结构与岩体地下工程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岩土及地下工程微细观测试实验平台、岩土及地下工程数字化实验平台等六个实验研究平台)。此外,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等,均可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相关教学实验、实习和开放实验场所。
  培养特色及亮点
  专业立足上海、面向世界,瞄准国家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重大工程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重点围绕工程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坚持“共性基础+个性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强调地质、工程、力学三者结合,重点解决城市建设与灾害防治中的工程地质问题;人才培养坚持科教融合、“小班化”和“国际化”精英教学,借力强势科研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地质工程专业学生1~2年级注重培养通识基础,2~3年级注重夯实专业基础,3~4年级注重提升执业能力,同时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国际交流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秉持“全球意识,跨文化交流,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卓越人才培养理念,依托学校对外交流平台,已与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美国杜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国路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科学技术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等国(境)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关系。专业每年聘请外籍专家为学生授课,接受国际交流生数十人次,邀请外国专家进行学术报告超过50人次;同时,近年来每年组织本科生暑期国际夏令营,赴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香港等地进行短期访问交流。学科建设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和上海市全英语示范课程,以及学校高级英语课程包,具备良好的国际学生学习条件。邀请国际顶级专家参与日常教学,培养学生在英语语境下的思考方式与表达技能。
  校企合作
  本专业十分重视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2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实践教学基地,构筑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平台。专业先后与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地质学会、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温岭市南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苏州光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打造了“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科学科研与产业实践相结合”的一批稳定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实践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互动性和实操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实践创新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地质工程专业宽口径培养的特点,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知识体系为主线,构建了“认识-课程-生产-毕业”进阶式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实践环节层层递进,螺旋上升,覆盖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深厚的地质基础和解决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依托国家级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成2个市级在线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杭州等11个实习基地的虚拟实习/实验平台,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统一,赋能地质实践教学。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本科导师制,指导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实现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全覆盖;资助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大学生创新竞赛,多名学生在美国ASCE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土力学项目、全国大学生加筋土挡土墙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地质创新实践大赛中屡获佳绩。
  未来发展
  国家城乡建设特别是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地质工程专业。城建、交通、水利水电、国土资源等部门均为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可从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勘察、咨询、施工和管理等,也可从事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社会服务与管理等工作。2021届超过60%的毕业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大多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毕业生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已走过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以及城建、交通、水电、国土资源等部门的杰出管理者和技术骨干。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行业精英和社会栋梁,并持续关注他们的未来人生发展,助力学子们与行业领军人才一道,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杰出校友
  袁雅康 196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顾国荣 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盛祝平 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
  黄宝山 198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美国田纳西大学教授
  王笃礼 198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顾伟华 198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韩 杰  198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会士
  徐宏声 198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丽蓉 198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
  马 军  198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
  卢梅艳 198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庄少勤 199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自然资源部副部长
  卓普周 199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  雨  199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同济大学教授、人事处处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
  周森锋 200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现地质工程专业),现任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书记
  智能建造
  2018年教育部获批创建的首批唯一的智能建造专业
  2021年,依托的土木工程学科US News、
  ARWU土木工程学科排名全球第一
  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掌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跨界发展能力,能胜任土木建筑等设施的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运维与管理等工作,具备“通专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毕业五年左右,通过在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继续深造或者在国内外知名企业/组织工作实践和自主学习,德智体美持续发展,具备智能建造相关专业工程师执业能力,能胜任智能建造相关的规划与设计、制造与施工、运维与管理、技术开发或科学研究等团队骨干的工作,适应土木工程行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学科地位
  智能建造专业是2018年由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济大学新增的“新工科”专业;同济大学也是2018年获批“智能建造”专业的唯一高校。智能建造专业学科性质为以土木工程为基础,融合建筑学、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等学科知识的新兴交叉学科,体现了智能时代建筑业的发展新动向。2020年,同济大学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智能建造学术大会与首届全国智能建造专业建设暨人才培养研讨会,并在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下设智能建造指导工作组,引领全国智能建造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作为智能建造专业依托的核心学科,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创建于1914年,初期采用德国教育体系,强调学以致用;1952年院系调整,同济土木广聚英才,博采众长,学科整体实力在国内名列前茅。1981年,以结构工程为代表的土木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4年土木工程学科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入选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四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2011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入选教育部17所试点学院,是土木工程领域唯一的一所国家试点学院。2015年,土木工程学科入选第一批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I类高峰学科;2017年、2022年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2009年、2012年和2016年教育部学位中心评估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在国内连续排名第一或A+。
  在QS全球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始终位于全球前30方阵;在2017~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连续五年位列全球第1名;在2021年U.S.News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位列全球第1;艾瑞深中国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连续评为8星级世界一流学科。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专家认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引领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专业内涵
  智能建造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数字创意、人工智能、新型材料、3D打印、机器人、智能感知、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与建筑产业相融合,涵盖建筑与基础设施的设计、制造、运输、装配、运营、维护,乃至迁移、分解、重构和再利用的生命周期完整链条,构筑人类绿色、环保、智慧的理想家园。智能建造主要包括四大模块:⑴智能规划与设计,凭籍人工智能、数学优化,以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满足用户友好与特质需求的智能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⑵智能装备与施工,凭籍重载机器人、3D打印和柔性制造系统研发,使建筑施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这在上海世博会阳光谷建设中已部分实现;⑶智能设施与防灾,凭籍智能传感设备、自我修复材料研发,实现智能家居、智能基础设施、智慧城市运行与防灾;⑷智能运维与服务,凭籍智能传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集成与研发,实现单体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全寿命智能运维管理。智能建造综合了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等多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代表了国家高新技术的前沿发展。

  当前,建筑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的设计方法、建造方式、生产范式需要与战略性新兴技术相结合,最终形成建筑业、制造业、信息产业深入融合的智能建造专业,这对中国的强国战略非常必要且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我国智能建造技术存在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智能建造人才数量和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智能建造专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领军型人才明显短缺,制约我国在智能建造领域的快速化发展进程。因此,迫切需要针对智能建造技术知识体系的特点和人才专业属性及培养模式,实施针对性的智能建造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科研平台
  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学院拥有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工程结构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引智基地。此外,还参与国家泥水平衡盾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及上海消能减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实验室拥有各类先进的试验设备,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试验经验,为开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条件。
  培养特色及亮点
  依托同济百年土木工程的历史积淀,结合机械、建筑、信息、管理等优势学科及产学研合作优势,汲取国外著名大学办学经验,以学术精湛、育人有方的名师和教学团队为保障,自2018年正式招收智能建造专业本科生。在土木工程“共性基础+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支撑,通过丰富的多学科课程、同济大学智能建造创新俱乐部和以“3D打印、建造机器人、BIM建模设计、3D激光扫描”为特色的学生竞赛,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智能建造产业急需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国际交流
  广阔的国际视角和多文化融合能力是面向未来人才的一个重要属性。作为智能建造专业的核心学科—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科,百年来一直保持着与德国等欧美国家的全方位、多角度交流与合作,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建了国内首个全专业系列英语课程体系,海外学有所成的青年才俊与名誉海内的外籍高端专家同台授课,培养学生在英语语境下的思考方式与表达技能;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加入了亚洲土木工程大学联盟KKHTCNN,与美国加州伯克利等高校联合开设了学生研讨会和国际化暑期课程班;与世界32所高校签订了双学位协议;成立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和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的在华学生组织,组队参加美国ASCE中太平洋赛区土木工程大赛,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返校等著名高校同台竞技,自2012年起6次获得团队总分第一名。
  校企合作
  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学院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加坡裕廊集团(JTC)等国内外6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构筑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平台。如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获批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上海消能减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筑物移位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广联达智能建造联合研究中心等10多个联合研究中心。根据智能建造专业特点,围绕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分别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实习实践基地。
  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培养计划制定、校企联合课程,到企业实践、研究生联合培养、教师践习,构建了一套立体化、全方位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式,实现了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学生通过在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专业实践,熟悉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培养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
  实践创新
  以“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为目标,构建了由教学实验、实习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项目组成的实践创新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虚拟与实际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科研与教学结合,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实验教学和实践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构建了“从社会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基础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以成果为导向,校企深度融合,创新机制,全方位开展合作,全面开展联合毕业设计,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目前,已形成了从大一“新生结构设计赛”、大二“结构力学竞赛”、大三“大学生结构设计赛”、大四“全过程课程设计”的螺旋式发展、从工程实践能力到工程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
  未来发展
  智能建造技术是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向,符合现代社会工业化发展的整体趋势。智能建造技术的推进,离不开各类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急需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建造行业从业人员约4000 万人,居各行业之首,但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两类人员只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远低于各行业的18%的平均水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占58%,大学以上学历者占11%;占从业人员总数90%以上的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绝大多数未经任何培训直接上岗。
  随着城镇化和“一带一路”的推进,对建筑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需求。建造行业市场化加速,智能建造市场潜力巨大、行业优势明显,对智能建造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此外,随着国际产业格局的调整,建造行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机遇和挑战,智能建造作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相关技术必将成为未来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急需大批适应国际市场管理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根据教育部和住建部组织的行业资源调查报告,智能建造技术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智能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运维与服务等专业领域,今后10 年,技术与管理人员占比要达到20%,高等教育每年至少需培养30 万人左右。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杰出校友
  2022年第一批智能建造专业毕业生刚刚毕业,杰出校友就是未来的你!
  环境工程
  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环境工程学科之一
  国家重点学科,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A+
  培养目标
  专业围绕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污染防治需求,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和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实践、创新和国际交流能力,具有终身学习、适应发展能力,胜任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环境规划编制和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能够从事规划、设计、运营、研发、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专业工作,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复杂环境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始建于1978年,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环境工程学科之一。1981年首批设立环境工程硕士点,1983年首批设立环境工程博士点;1999年首批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首批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2007年首批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被授予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017年获批建设世界一流学科;2019年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A+。
  学科拥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科研与教学平台。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多名国家级人才,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与教学成果奖,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历年来培养了大批引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杰出人才,在国内外环境工程领域享有盛誉。

  专业内涵
  环境工程是关于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包括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物理性污染等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环境规划、生态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等。
  专业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引领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国际交流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选拔优秀学生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佐治亚理工大学、法国巴黎高科-国立桥路学校等世界环境领域著名高校参加双学位本硕培养计划(3+2;3+1+1),组织学生参加海外夏令营。
  未来发展
  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有继续深造和高质量就业。其中读研和出国比例高。就业方向有: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毕业生主要从事市政、工程、技术领域的科研,管理,设计、开发、咨询等重要岗位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之一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2019年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和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的输配、处理、收集与再生利用等领域,胜任规划、设计、施工、咨询、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在政府部门(规划建设、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等)、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特色优势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水的社会循环的学科,包括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镇给水、城镇排水、建筑给水排水、工业给水排水和城市水系统等。
  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于1952年,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之一,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教育部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首批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2019年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院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已形成教学与科研、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是上海市紧缺人才专业;长期以来,给水排水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并受到高度评价。
  专业内涵
  水是人类生命与社会文明的基础。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本资源条件。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有限性和可再生性的特点。
  给水排水工程是城乡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乡水系统循环的实施主体,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以城乡及工业为主要对象,主要从事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回收及利用,满足城乡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用水需求,并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收集、净化与再生利用等,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产业主体是供排水等相关企业,并广泛涉及相关的科研设计、工程技术、设备制造、管理等领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正是为其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的核心学科专业。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化学、生物学、水力学为主要学科基础,综合运用工程力学、材料、设备、仪表与控制、信息科学、管理、运营、经济、法律等相关学科技术,不断吸收融合分子生物学、纳米科学与技术、膜科学与技术、痕量分析与检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面对以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为标志的水危机,以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为理念,解决给水排水行业的核心工艺技术问题。
  国际交流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本专业每年选拔派送优秀学生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佐治亚理工大学、法国巴黎高科-国立桥路学校等世界环境领域著名高校参加双学位本硕培养计划(3+2;3+1+1),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参加海外夏令营。
  未来发展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有国内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和就业。其中,读研(含出国)率超过60%。 就业方向有: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水务集团、环保公司、各类设计院、房地产公司、建筑工程类公司及其他类型企业(包含外资以及民营等企业);毕业生位于研发、设计、管理、工程技术以及咨询等类别重要岗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
  杰出校友
  钱 易 1956年同济大学给水排水专业本科毕业,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段 宁 1975年同济大学给水排水专业本科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 军 1991年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博士后,中国工程院院士
  环境科学
  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环境工程学科之一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A+
  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专业面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需求,聚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污染治理修复和环境健康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扎实专业知识储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四年的培养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具备通识基础、专业拓展、创新思维、实践技能、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用以胜任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经由教育部批准,设立于2001年。现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环境科学专业隶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现为国家“双一流”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2018年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QS全球排名进入前51-100;2020年度,环境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双万计划)。
  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环境科学专业始终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和人才需求,长期聚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重点在环境化学与健康、环境生态毒理、现代环境监测技术、污染预防与控制理论、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清洁能源与环境新材料、环境大数据分析与信息化、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气候变化应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业已成为我国环境科学研究与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专业内涵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交叉性学科。宏观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规律;微观上研究物质,尤其是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吸附、迁移、蓄积、转化和降解过程及规律,为环境工程的污染控制和修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的目的是揭示人类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关系,以不断推动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平台
  学科依托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国家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与应对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长江环境样品库、长三角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和国际交流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培养特色及亮点
  2010年,专业面向本科入学新生创设了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实验区,2019年进一步设立为环境科学基础学科拔尖班,实行“教授+年轻教师”双班主任带班制。
  国际交流
  环境科学专业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本专业每年选拔优秀学生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1+1)、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3+2)、佐治亚理工大学(3+2)等世界环境领域著名高校参加双学位本硕培养计划,与加拿大女王大学建立了本科双学位培养体系(2+2),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学院”,助力“一带一路”、国际环保组织人才培养,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参加海外夏令营。
  校企合作
  与中检集团理化检测有限公司、捷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适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达康(苏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铁上海工程局基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企业、学校与科研团队协调运行的保障机制,确保了环境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长效运行与发展。
  实践创新
  本专业秉承实践创新是培养高素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基础的理念,紧跟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将实践创新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基础,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抓手,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为依托,一对一导师制、教授课题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为平台,校际联合、校企协同、校政合作为模式,国际实践为拓展,培养兼具理科科学思维和面向实际工程需求能力的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
  未来发展
  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读研及出国深造占比约80%。就业方向有: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环境相关国营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包含外资、民营等企业);涉及工作的岗位有管理类、设计类、教育类和环境咨询类等。就业率100%。
  杰出校友
  环境科学专业二十余年来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拔尖人才,活跃在各所知名高校的教学科研一线。如:美国雪城大学曾腾教授(环科02级)、复旦大学李卓研究员/国家青年千人(环科03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费璕瑺教授(环科04级)、上海交通大学沈雁文长聘副教授(环科04级)、华东师范大学邬言研究员(环科07级);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邓子卿副研究员(环科07级)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环境学子自主研发的无人水质采样船准备采集水样

  环境学子自主研发的无人水质采样船准备采集水样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赴意大利进行海外实习

  环科专业黄清辉老师参与南极科考采样

  环科学生沿江考察参与长江保护宣传

  环科12级学生赴肯尼亚内罗毕大学访问

  环科13级学生赴香港生态考察

  环科14级学生赴日本国立研究所考察实习

微信扫码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