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全国122所大学中排名23、ESI学科国际排名前1‰
2018年获批新工科专业
培养目标
专业面向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需求,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康、能、知、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尤其是新能源材料及其工程应用领域基础理论与学科交叉专业知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学科交叉能力和创新思维、良好的职业道德、突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以及团队意识、协作与沟通交流、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研究、分析和解决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胜任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其器件、新能源汽车应用相关领域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引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高级技术、研发和工程管理人才。
特色优势
新能源与器件专业依托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并与汽车学院共建,是2018年在同济大学“材料-汽车-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基础上,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而建立的学科交叉型特设专业。专业在强化新能源材料及器件领域知识传授的同时,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深度融合,目标是培养新能源材料与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同济大学材料专业在《2019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全国122所大学中排名23,ESI学科国际排名前1‰。
专业剖析
新能源与器件专业依托同济大学材料学科与车辆工程专业特色优势,学生根据学科交叉型培养方案要求修读材料科学、新能源材料、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基础课程,并根据兴趣选修新材料、电池技术、智能化、轻量化材料与技术等特色课程,以培养在新能源材料与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综合素养。专业课程全程采用小班化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本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实行导师制,学院聘任专业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的发展,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职业生涯等规划。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教育部“111”引智基地、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上海粉末冶金汽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培养特色及亮点
专业秉承同济大学“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办学理念,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突出专业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专业师资队伍雄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生师比低,专业全员全学制“导师制”,按照“小班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科教融合和创竞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国际化平台、双学位和全英文专业建设等培养学生全球视野。
国际交流
学生通过学校/学院校际交流项目及CSC项目,赴德国达姆斯特工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世界各地一流高等学府,进行三个月至半年的交换生学习。
专业目前有中美、中英、中法、中德双学位项目,主要合作高校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阿克隆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法国国立高等技术学校、德国达姆斯特工业大学,通过这些项目到国外大学深造,获得同济大学和合作大学的双学位。
专业设立同济-科思创生态建筑与材料研究院,该国际合作平台为学生创新实践、实习提供支持。
校企合作
专业通过与宝武集团、上海城建集团、上汽集团、华虹宏力公司、科思创(上海)公司、安徽海螺水泥集团等近40家顶尖材料企业的合作,凝炼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推进和深化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实践教学,拓展产学研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实践创新
依托校企合作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大众、城建、建工集团合作)、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打造沿基础材料研发与生产、零部件技术、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的实践创新体系,实施“科教融合、创竞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理念,通过高创新能力师资和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未来发展
本专业学生能够胜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化与轻量化技术等 现代高新技术行业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相关领域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所依托的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50%以上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大批毕业生就业于新材料、汽车、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用人单位供需比例长期维持在1:10以上。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中,有许多学生选择在新能源电池技术、整车、车用零部件等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工作,社会需求旺盛。
“一带一路”战略为材料在中西部地区、重点领域、重大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本专业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致力于向祖国中西部、重点领域大力输送优秀人才,让毕业生在奉献祖国事业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全国122所大学中排名23
ESI学科国际排名前1‰
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活跃的创新思维、突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以及团队意识、协作与沟通交流、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研究、分析和解决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胜任材料相关领域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引领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高级技术、研发和工程管理人才。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相比,具有研究范围全面、研究水平先进的特点,涵盖了几乎全部材料领域方向。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19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全国122所大学中排名23,ESI学科国际排名前1‰。本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2021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双万计划)。
专业剖析
根据专业兴趣,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功能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方向的课程,专业课程全程采用小班化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本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实行导师制,学院聘任专业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增加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的发展,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职业生涯等规划。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教育部“111”引智基地、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上海粉末冶金汽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培养特色及亮点
专业秉承同济大学“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办学理念,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突出专业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专业师资队伍雄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生师比低,专业全员全学制“导师制”,按照“小班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科教融合和创竞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国际化平台、双学位和全英文专业建设等培养学生全球视野。
国际交流
学生通过学校/学院校际交流项目及CSC项目,赴德国达姆斯特工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世界各地一流高等学府,进行三个月至半年的交换生学习。
专业目前有中美、中英、中法、中德双学位项目,主要合作高校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阿克隆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法国国立高等技术学校、德国达姆斯特工业大学,通过这些项目到国外大学深造,获得同济大学和合作大学的双学位。
专业设立同济-科思创生态建筑与材料研究院,该国际合作平台为学生创新实践、实习提供支持。
校企合作
专业通过与宝武集团、上海城建集团、上汽集团、华虹宏力公司、科思创(上海)公司、安徽海螺水泥集团等近40家顶尖材料企业的合作,凝炼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推进和深化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实践教学,拓展产学研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实践创新
依托校企合作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大众、城建、建工集团合作)、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打造沿基础材料研发与生产、零部件技术、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的实践创新体系,实施“科教融合、创竞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理念,通过高创新能力师资和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未来发展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化工、汽车、房地产、飞机制造、新材料科技、电子科技等行业的质量管理、研发、技术服务,也可以从事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50%以上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多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用人单位供需比例长期维持在1:19以上。
“一带一路”倡议为材料在中西部地区、重点领域、重大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本专业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致力于向祖国中西部、重点领域大力输送优秀人才,让毕业生在奉献祖国事业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杰出校友
黄跃金 72级校友,曾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江西省政协主席
郭文叁 73级校友,曾任海螺水泥集团董事长
姚 燕 77级校友,曾任中国建材集团副董事长、中国建材研究总院院长
张传增 78级校友,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德国锡根大学教授
丁永健 78级校友,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学大学副校长、曾任同济大学德国校友会会长
胡金华 79级校友,上海众鑫城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钱文挥 80级校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肖水龙 81级校友,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李月中 81级校友,江苏维尔利集团董事长
黄国滨 86级校友,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首席执行官,董事总经理
唐春山 87级校友,深圳朗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梦虹 2005级硕士,2011级博士,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
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专业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机械工程为基础,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等学科相融合,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各种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生产过程及企业管理等。
百年来,本专业旨在研究发展工程科学与技术,促进我国工业化发展,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人才支撑和前沿技术。本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国际化特色办学,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五方面综合特质,成为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和汽车高铁等领域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专业优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是教育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其下属的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是“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长单位,主办《中国工程机械学报》。本专业始终注重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聚焦行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引领和推动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与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已形成机、电、液和信息技术一体化发展的学科特色,培养了一大批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开发、研究、管理和营销的高级人才。
专业方向
本专业集机、电、液、控制与信息技术为一体,有三个专业方向:
① 机械设计及理论:是国家重点学科,围绕大型机械结构的数字化设计理论与方法、重大工程装备的可靠性与智能化技术和工程机械及特种建筑机器人等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人才高地和研究基地的建设。在工程机械与重大装备数字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机电液一体化传动与控制以及复杂机械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近年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新能源汽车、高速列车、智能工程机械、先进重大装备制造等方向,攻克了智能化工程机械、特种建设机器人、重大工程施工装备等关键技术,完成韩国“世越号”沉船打捞工程、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主塔竖提安装、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贵州天文台500米射电望远镜钢结构安装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超级工程。
② 现代制造技术:集产品设计、制造、计算机、信息、自动化、管理技术于一体,研究先进制造发展战略与决策支持、智能加工、成形与装配工艺、智能制造与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规划与运维控制以及产品集成精密检测与控制技术等。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制造系统自动化与集成、先进加工工艺及塑性成型、产品集成精度的加工、测量与控制等研究方向上形成特色。
③ 机械电子工程:在电液、电子气动控制、智能化工程机械、装备状态监控及维护、微机械、复杂系统建模、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在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复杂系统的建模理论和技术、机电一体化健壮性设计和控制技术、微结构健壮性协同设计技术、嵌入式系统理论和技术、现代物流装备与控制、路面养护与检测装备技术等方面具有研究积累。
科研实践
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体系,学生从一年级进校起进入导师制学习模式,每人都能直接参与导师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学院拥有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拥有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部同济大学环卫机械研究所、上海数字光学前沿科学中心、上海建筑机械安全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建设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与西门子、上汽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联合实验室或基金教席,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有“智能机械”、“机器人”、“轻量化机械”、“产品数字化”、“木雕加工”等科创团队。由学院资深教授带领的参赛团队在每届的“上图杯”先进成图技术与创新设计大赛、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屡获佳绩。
国际交流
本专业对外交流频繁,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十分活跃。通过与中法学院、中意学院、中德工程学院合作或者自主运作的方式同法国、意大利和德国诸多高校开展了本科和研究生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为学生打造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化成长平台,促进了教学培养水平和层次的提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意班)是同济大学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共同合作的本科双学位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理论和宽厚机械工程专业知识且掌握中英意三语的国际化机械工程领域卓越工程人才,为加强两国之间的文化、教育以及人才交流做出贡献。
莱茵书院(中德机械与能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基础,对标德国精英大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注重学科交叉、技术前沿、中德英三语和国际视野,致力于培养学贯中欧的国际行业精英,为中国一流大学、德国精英大学和智能工程领域输送优秀人才。
目前已与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流的合作关系,通过双边联合授予学位、联合培养、联合毕业设计、专业实习、学分互换、短期访学、暑期学校、学生学术研讨会等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国际交流活动,开拓同学们的国际视野,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适应世界潮流发展、未来能够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卓越工程师。
杰出校友
朱洪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陶亨咸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守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式枢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守觉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友声 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镜芙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能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冯培恩 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副主席,浙江大学副校长
唐登杰 民政部部长
关锡友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未来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就业范围非常宽广。当今世界几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机械装备。汽车、航空航天、医疗、造船、能源、家电、冶金及石油化工等均为机械专业的就业方向。职责有企业管理、技术研发、生产总监、生产主管、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等。
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就业面广、就业率高。近三年就业率超过98%。毕业生约15%留学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5%左右进入本校及清华等国内高校继续研究生阶段学习;50%左右就业,主要去向有:汽车研发中心及生产厂、能源集团、各类机电设备研究院、设计院、生物医药公司、工程机械公司、通信公司等。
工业工程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业工程,是运用数学、物理、人工智能、经济学、心理学等知识,对由人员、机器、物料、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改进的工程学科,是一门集机械、管理和经济等多种工程技术的交叉性学科,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在学科领域面向国家工业化和网络化的主流行业,以国家重大制造和服务业需求为背景,毕业生是国家所急需的综合性技术与运作管理复合型人才,在教育部统计就业率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同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始建于2000年,主要以复杂生产与服务运作系统为背景,重点研究生产与服务系统的设计规划与调度、智能制造系统分析与仿真、大型复杂系统的协同优化建模与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运作管理、大型供应链规划与设计、智能制造系统精益改善与生产运作、人工智能与智能管控、制造过程质量智能控制等。同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所依托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历史上可以追溯到1912年,是同济大学的优势学科,先后被确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机械工程领域智能管控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
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未来国家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以及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有理想抱负,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和高能力,能承担生产、制造、服务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并能面向未来,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综合性卓越人才。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深造等方式,在毕业三到五年内成为本单位的技术与管理骨干。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类型包括:公共基础课(占比38%)、专业基础课(占比14%)、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占比15%)、公共选修课(占比5%)和实践环节(占比26%)等。
核心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基础工业工程、建模与系统仿真、智能制造经济学、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人因工程学等。
汽车自动化总装线智能物理与调度系统
国际交流
本专业对外交流频繁,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已与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流的合作关系,并结合莱茵书院(对德)、中意学院开展国际化本硕学位项目。通过双边联合授予学位、联合培养、联合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学分互换、短期访学、暑期学校、学生学术研讨会等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国际交流活动,开拓同学们的国际视野,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工程工程师。
未来发展
根据最近三年的数据统计,同济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去向大致为70%就业、20%读研、10%出国深造 。本科毕业生可继续就读于国内外知名高校,也可胜任国有大型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跨国公司、政府部门等单位的工作,并在职业发展中逐渐体现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发挥管理领导与技术骨干的职能。其中:
1、读研学校除本校外,还包括清华、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国内名校,出国深造院校包括美国佐治亚理工、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德国柏林工大等外国名校。去国内其他学校读研,绝大部分为免试保送。读研专业除工业工程外,还有较大比例进入管理学院。
2、就业领域主要涉及先进制造业,包括大众、通用、上汽等在内的著名汽车整车企业及德尔福、博世等一线汽车零部件企业,都是校友较为集中的地方。现在大型互联网、通讯、电子、医疗器械、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正在吸纳越来越多工业工程毕业生。
3、就业领域已扩展至非制造业,以金融服务业、互联网、管理咨询、物流服务等行业为主。
智能制造工程
全国首批新工科专业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联盟发起单位
专业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深远的工业变革。为了在世界制造业格局变化中占据有利地位,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等,主攻方向都是智能制造。为此,2018年同济大学率先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新工科专业。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依托同济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其培养方案融合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制造智能化关键技术,是涉及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据同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信息等相关专业知识及人文职业素养;具备面向工程实践,发现、分析、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并具有国际化视野;身心健康、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精神的人格。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智能制造相关产品及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工作,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成为本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特色优势
1、是教育部首批设置的“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由20名国内外教授为核心的共80多名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采用"宽基础、重实践、求特色、国际化"专业理念和"需求导向"的培养模式来塑造智能制造生产系统级的专业人才。
2、本专业依托的同济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具备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同济大学-西门子机电控制实验室、同济大学-斯来福临数控磨削加工实验室、同济大学-帕克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室、工业4.0学习工厂等多个中德合作基地和校企联合实验室。
3、本专业建有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和设施。新建具有鲜明智能制造特色的“同济大学智能制造中心(IMC)”,中心由德国菲尼克斯、西门子、蔡司、美国国家仪器(NI)企业等共建的6个具有世界最先进技术与装备的专业实验室与平台组成,主要包括“中德精密智能制造工艺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冲铆联结及轻量化成型工艺实验室”、 “多机器人可重构智能装配实验室”、“中德智能生产系统实验室”、“大功率激光切焊一体化加工实验室”、“智能感知与控制实验室”。
4、本专业紧扣同济特色,注重国际交流。与德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建立了人才国际化合作培养模式。通过中德机械工程中心,建立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等知名大学、德国西门子、博世力士乐等知名企业的合作,提供学生国际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大赛,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竞争力。
5、本专业是2018年成立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联盟”的发起单位。已有国内100多所高校、企业加盟,成功举办两届联盟大会,旨在开展教学交流、实验共享、企业联合培养,形成了同济大学新工科专业建设的示范效应。
就业方向
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航空航天、汽车与高铁、海工装备、现代能源、医疗装备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承担生产、管理和研发方面的重要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
2020年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面向国家发展和建设需要,培养在能源、动力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 发、工程与产品设计、系统运行及相关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或学习深造,预期职业能力为:
1、能够认知、分析和解决能源、动力及相关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
2、能够负责和管理涉及多学科的研发设计类项目和涉及复杂背景的运行项目;
3、能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能与国内外同行、客户与公众有效沟通;
4、胜任岗位职责,并根据工作需求,通过多种教育途径,继续深造和自我学习,以适 应行业和社会发展。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由建筑热工专业发展而来,经过60多年发展,形成了智慧能源系统、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废弃物超净资源化与能源化技术、制冷与低温技术四个特色方向,2020年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剖析
1.能源的消耗量和利用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能源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2.能源科学革命推动工业技术发展。
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致力于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新能源的合理开发和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与国家安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
科研平台
本专业拥有先进城市能源及建筑环境控制与安全综合实验中心,由四平路校区济阳楼和嘉定开物馆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 6900m2。实验中心配备实验教师 8人,其中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实验师6人,实验教学队伍师资力量雄厚,为本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培养特色及亮点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结合国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能源结构调整、智慧能源等的重大战略需求,以“能源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规划设计、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管理”为主线,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2021年,能源与动力工程还获批教育部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于2022年9月开展招生。
国际交流
本专业通过比赛、实习、短期访学、暑期夏令营、学分互换交流项目、双学位项目等,强化本科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目前与德国、美国、葡萄牙、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大学相关学院建立了多层次、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交流的学校包括: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等。
国际合作项目有: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3+2和3+1双学位项目、中西学院“20+20学生交流项目”、暑期学校赴台、意大利、美国、德国、赴德语区等交流活动、卓越工程师法国行等。
校企合作
本专业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根据企业反馈和要求,有针对性培养人才,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引进企业工程师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将实习与技术创新相融合,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提供优质的软硬件保障。
长期合作企业有:
实践创新
本专业培养模式重视科教融合,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建设了创新训练基地,指导学生成立创新团队。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及早将本科生引入科研实验中,培养学生运用严谨学术语言,撰写项目报告和学术论文。学生参加节能减排大赛、全国挑战杯竞赛的积极性高,连续多年获得一、二等奖。
未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做出了“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为我国未来能源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根据近三年的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去向统计,分别有约25%和20%的学生在本领域的国内及国际知名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除本校继续深造外,也有赴包括哥伦比亚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普渡大学、杜克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在内的国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的学生。
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需求长期名列各专业前茅,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将持续增长。根据教育部2020年的统计数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率位居各专业第二位。本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包括:能源系统设计院、节能咨询服务公司、房地产企业、电气集团、能源公司、空调及制冷设备公司、钢铁冶金企业等,主要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等的系统设计、能源数据分析、节能减排以及能源互联网等方面的工作。
杰出校友
李 政 1992年本科,1995年硕士毕业,现任上海市崇明区委书记
高乃平 2000年本科,2003年硕士毕业。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2014-2018年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大陆地区Built Environment领域高被引学者
周洪权 2001年本科,2004年硕士毕业。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技术总监,上海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
任洪波 2003年本科,2006年硕士。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曾任日本立命馆大学全球革新研究机构可持续发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007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
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点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
培养目标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称建环专业)是土木建筑类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原专业名称是“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本专业面向国家经济发展与绿色城镇、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暖通+燃气”通才化、宽口径培养的特色,注重学生国际化交流。毕业生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系统、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工作岗位。
特色优势
我校建环专业始建于1952年,是国内最早建立暖通空调及城市燃气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也是第一批通过建环专业评估(认证)的5所学校之一。经过70年的发展,目前已具备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全部学历教育环节和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于2002年进入国家211二期建设项目,2005年参加学校985二期学科发展平台,2007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我校建环专业在全国的专业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行业影响力。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论,建环专业作为“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整体排名第一;建环专业是建成环境的组成部分,根据2021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同济大学的“建筑与建成环境”世界排名第13,国内第2。
专业内涵
建环专业应对国家“双碳”目标与宜居环境建设战略目标,在超低能耗建筑、室内环境健康与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及天然气跨越式发展等机遇支撑下,为民用环境、交通运输、航天、医疗和公共卫生与安全、高新科技等行业提供所需环境和能源保障。就业主要面向区域能源规划、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各类空调、通风、供暖等舒适环境与机电系统的咨询、设计、运维管理以及设备制造、研发工作;从事特殊生产工艺相关的人工环境设计与调控,如电子行业及科学实验室的超净化空调、大中型医院及生物实验室空调、职业健康与安全等领域工作;从事城市天然气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研究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完整性、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集成优化、低污染燃烧装置工作。本专业的特色方向为:空调热湿交换过程及建筑节能、低浓度污染控制及空气品质、建筑性能模拟与智能控制、燃气高效应用技术、天然气管网安全技术、与新能源融合的可持续能源系统等。
科研平台
依托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重点实验室、机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利用双一流学科建设契机,近五年新增大中型实验平台投入超过1000万元,建设大空间污染物扩散及控制实验舱、中式厨房空气污染控制实验台、实验室排风柜全性能测试台、材料散发检测与室内空气化学研究实验台、热泵式转轮除湿系统实验台、智慧建筑能源系统实验台、多空调末端调控和人行为监测综合实验台、GECHP驱动转轮除湿的复合空调系统实验台等,购置了PIV、热重分析仪、全自动吸附仪等中大型设备,目前能源工程实验中心固定资产总额超7000万元。
培养特色及亮点
学生接受建环专业及相关领域的通才培养,面向低碳城市、智慧建筑、新能源、绿色金融开展开展学科交叉、双学位及微辅修专业培养。核心专业课程主要有:建筑概论与设计、建筑环境学、自动控制原理、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燃气气源工程、燃气输配、燃气燃烧应用、建筑冷热源等。
国际交流
本专业已与德国、意大利、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2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关学院建立了多层次、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结合中意学院开展国际化本硕学位项目;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了交流学生项目,每年定向选派优秀本科生赴香港理工进行交流学习;近五年来20余名本科生、50余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等各类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丹麦技术大学、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参加暑期学校或国际学术会议;近五年有20余名毕业生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法国巴黎高科等世界名校继续深造。
校企合作
本专业积极拓展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目前已建成一批稳定、优质、且能满足专业实际教学需求的实习基地。签约实习基地36家,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郊区及外省市基地全部具备住宿条件,覆盖了暖通空调系统产品生产、系统设计、现场施工、运行调试、能源服务各环节,以及燃气工程气源、供气、运行管理各环节。
实践创新
本专业依托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和户外创新基地,每年提供约20万元的创新活动经费,用以支持学生创新和能力培养,从根本上保证了本科生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验项目和创新科技竞赛,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高等院校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等国家级和行业赛事中多次获奖。
未来发展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和科研素养,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比例50%以上。
本专业契合国家“双碳”发展目标和“健康中国”战略,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是供不应求,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建环专业就业率达到95.8%,在所有本科专业中位列第三。我校建环专业毕业的学生活跃在全国各主流设计院、咨询公司、研究院所、政府管理部门、生产制造企业等,一般经过5年左右的积累,普遍成为技术和管理骨干,在行业中影响广泛而深远。广大校友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
杰出校友
许钟麟 研究员,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现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净化室主任、我国空气洁净技术开拓者之一
郎四维 研究员,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节能早期推动者之一
叶大法 教授级高工,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暖通副总工程师,在现代办公建筑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中享有盛名
马伟骏 教授级高工,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暖通总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副理事长
高伟骏 教授,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终身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
黄 晨 教授(女),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原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现名环境与建筑学院)副院长,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王者洪 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副理事长、申能集团副总裁,上海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建平 研究员,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英国皇家燃气工程师学会远东分会高级副主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何 焰 教授级高工,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暖通总工程师
张福麟 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
冯文华 (女),新加坡太平船务(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第十五届虹口区政协委员,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杨 平 教授级高工,华润燃气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及企业管治委员会主席
黄 磊 上海金由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飞行器制造工程
“航空概论”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课程
2021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获评A级
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成立于2004年,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同年获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该专业下设飞行器制造工程、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飞行器结构设计和飞机总体设计四个方向,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和制造学科的基础课程,以及各方向的专业课程,培养从事与飞行器工程相关的设计、制造、研发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特色优势
把我国建设成航空航天强国是国家的既定战略,航空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皇冠,是我国的战略高技术产业,其技术综合性强、产品附加值高、产业规模大、辐射和扩散能力强,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中国商飞和中航发商发先后落户上海,上海市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制造业集群;放眼全国,整个航空工业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据预测,到2035年国内民用航空业产值可达10万亿人民币,将极大带动国民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未来20年商用飞机研制需几十万名高端人才,而目前能培养出的不足万人。同济作为上海最早进行航空航天本科人才培养的院校,现已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飞行器设计制造一体化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一体化,与传统航空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错位优势,相关人才属行业“奇缺”而亟需的,相信与祖国同行的学子们未来将前程似锦。
专业内涵
多年来秉持“航空强国,梦圆有我”的信念,坚定专业自信、学科自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将“以本为本”落到实处。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根据航空航天工程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坚持“宽基础、有特色、重实践、阔视野”的培养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先期在全国走出了一条航空航天“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形成了“飞行器设计制造一体化”和“(航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一体化”两个鲜明特色。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上海市复合材料结构与力学重点实验室、欧直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民航航空器结构智能辅助适航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无人机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发商发-同济大学航空发动机适航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同济大学-中国商飞飞机内饰与创意设计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
培养特色及亮点
本专业形成飞行器设计制造一体化及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造一体化的专业特色,“国际学科竞赛牵引航空卓越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建设”获得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航空概论”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课程。近年来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5项,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2021年所在学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获评A级。
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突出,继2017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后,2019年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大赛特等奖(全国特等奖获得者仅7人)、SAMPE超轻复合材料桥梁/机翼学生竞赛十年最佳竞赛成绩奖(全国唯一获奖单位),“上纬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前三名和唯一的1个最佳工艺外观奖等等。
2018年,同济大学与中国商飞上飞院开展联合培养商用大飞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班(简称“大飞机班”),该班是目前国内高校第一家也是唯一一个以本科生为主的特色实验班,同时也是首个支持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进入上飞院工作学习的创新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逐步构建校企协同体系,服务国家战略,为民机型号研制培养创新型技术、管理人才。“大飞机班”旨在培养高级民用飞机工程人才,为怀有航空梦想的年轻人提供成长成才的舞台,以中国航空梦聚集天下英才,助力国家大飞机事业。
“大飞机班”的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力学基础,高年级实行科研导师制,参与教授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申请国家及上海市创新创业项目,学习撰写学术论文,培养科学素养。毕业去向以保研、读研为主,除了上飞院开展的高端人才联合深造培养项目,保研、读研学生所去的学校及研究所还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力学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就业单位包括中国商飞、中航发商发、通用航空等国内航空龙头企业。
2019-2021年航空航天类毕设大赛获特等奖
SAMPE竞赛十年成果突出
国际交流
专业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全英语课,还邀请国外知名教授来校承担模块化教学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国际性赛事,建立了一些到境内外国际企业实习或到国外交流实践学习的基地,学生还有机会参与教师领衔的国际合作项目。
与法国著名工程师学校-法国巴黎高科、法国国立桥路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法国国立工程技术学校等开展了本、硕、博贯通的中法双文凭项目;与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法国里尔大学的学生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学院与大阪工业大学和台北科技大学每年夏天会轮流举办暑期PBL实作训练项目。
学院本科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比例超过50%。
同济大学与大阪工业大学和台北科技大学联合开展的 PBL 活动
校企合作
2018年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办的“大飞机班”,开启了联合培养民机设计高端人才的工作。现另与行业内著名的12家企业签署实习协议,实质推进 “分散式、长周期实习”和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有众多专家参与指导,企业兼职教师与教师企业挂职双向交流,教师直接参与企业课题并反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扎实而有效。
依托上飞院建设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支持“大飞机班”大二及以上年级本科生进入实践基地展开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从本科阶段直接介入大飞机的设计研制工作,将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
上飞院有权从“大飞机班”中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并开展相应的高端人才联合深造培养项目,通过配备企业导师、指定研究课题、设立实习岗位等途径,为企业定向联合培养硕士或直升博士,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
实践创新
开展有组织的“分散式、长周期实习”,国家高层次人才、总师等企业专家参与一对一指导,学生工程意识大幅提升。学生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比例超过95%,近3年获奖130余人次,竞赛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未来发展
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专业有55%以上的毕业生留校或赴国内外其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学生最终主要在飞行器制造、设计、研发、咨询服务与管理等相关领域及民航、汽车、机械人、风能、新材料、IT、船舶、金融等领域就业。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航天八院、中航工业各研究所和主机厂、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各研究所、中船重工、兵工集团、上海大众等车企、各大航空公司、世界500强外资企业,以及财务金融企业、软件企业、自主创业等。
杰出校友
一、国家重点行业和企业毕业生代表:
李 青 2009年本科毕业。现任上海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C919事业部部长,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张永励 2010年本科毕业。现任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型号项目副总设计师,获批国防专利20余项
二、学术界毕业生代表:
杨伟东 2009年本科毕业。现任同济大学特聘研究员,东方学者,入选上海市航空航天类紧缺人才计划
沈 曦 2011年本科毕业。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获复合材料顶级会议ICCM20 Tsai Award
三、赴西藏基层工作毕业生代表:
许 昊 2017年本科毕业。通过西藏专招计划成为日喀则市一名基层公务员,主动申请前往四类地区岗巴县孔玛乡任党群文秘。为脱贫攻坚做出突出贡献,实现所在乡整体脱贫,2018年、2019年连续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四、国际航空业领军企业毕业生代表:
谢 莉 2012年本科毕业。现任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新加坡分公司运营经理。负责湍达1000/7000核心机总装的日常运营工作,负责70人团队成员的技能培养以及个人发展
五、自主创业毕业生代表:
白 墨 2012年本科毕业。创立北京栖云通航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为各大航天院所、军工企业、民营企业三十余款无人机提供气动设计、飞控功能定制、螺旋桨设计等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