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23本科专业概览——工科试验班(信息类)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2-06-01 00:00:00 6814次浏览

专业概览150.jpg专业概览151.jpg

  含测绘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测绘工程
  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A+
  2019 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入选2017 年首轮、2021年第二轮国家一流学科
  2016 年领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卫星导航、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卓越测绘人才,能在航空航天、北斗导航、智慧城市、互联网高新技术等领域从事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生产、开发、科研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领导意识、创新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测绘学科以航天遥感、卫星导航、地理信息等现代高新技术为特色,在卫星地球观测、深空科学探测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门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全等提供精准时空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应用的科学和技术。
  同济大学是我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的发祥地,1932年成立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培养了包括宁津生、许厚泽、张祖勋等院士在内的一大批测绘杰出人才,在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济大学测绘学科具有完善的本硕博一体化和卓越人才精英化培养体系。2007年以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领衔完成航天测绘遥感空间信息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参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7年测绘学科入选首批国家一流学科,2019年测绘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内涵
  遥感地球观测、卫星导航定位、地理时空信息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空间信息,从月球和火星等深空探测,到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再到大众出行地图位置服务,应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些都离不开测绘学科专业知识支撑。本专业培养测绘、遥感、地理信息领域的卓越人才和专业精英,成为科学家、工程大师、航空航天及导航高科技领军人物、城市建设及相关行业的企业领袖,在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城建交通环境等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管理人才和领导者。近年来,测绘工程毕业生大部分都选择继续深造,就业的供需比例为1:8,长期供不应求。
  国际交流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与美、德、英、日、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关系,签署了多个国际(地区)联合培养计划。每年暑假都组织以本科生为主的暑期学校,赴香港、台湾等地区和日本、俄罗斯进行交流。持续推动和深化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强化与德国、台湾和香港等测绘优势高校的合作,积极筹建国内外联合实验室及高水平合作平台,本科生可通过暑期学校、学分互认和联合培养等方式参与交流,开拓国际视野。
  毕业去向
  截止2021年,测绘工程专业已培养一大批杰出人才,各层次毕业生3000余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11人、国家四青人才9人、国家勘察大师3人、国内外大学的正教授200多人,绝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精英,具有极高的成才率。
  毕业生就业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基础建设企业、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如华为、腾讯、千寻、高德、华测、顺丰、滴滴、美团、大疆)等,从事自然资源管理、测绘科学研究、现代工程测量、互联网位置服务、自主无人驾驶等行业的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行业管理工作。
  杰出校友
  宁津生 1951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许厚泽 1951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祖勋 1955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孙红春(女) 1978级,上海市测绘院党委书记
  刘小波 1978级,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书记
  程鹏飞 1980级,曾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
  王 权 1982级,自然资源部卫星测绘应用中心主任
  黄俊华 1986级,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
  童小华 1989级,同济大学副校长
  徐建华 1991级,上海市杨浦区副区长
  葛永昌 1998级,上市公司返利科技创始人兼CEO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1年获批国家级“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计划2.0基地
  2022年该专业位列软科排行榜A+专业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学科,位前5%-10%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在学校“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下,本专业聚焦认知互联网,适应国家和上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工程化特色,着力培养综合性计算机专业卓越人才,并使其逐步成长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于2008 年获批“教育部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单位”,2009年起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0年获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级“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计划2.0基地,2022年该专业位列软科排行榜A+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学科,位前5%-10%,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千分之三。学科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等多项科研奖项,教学方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10余项,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优质课程。
  专业剖析
  计算改变世界,算法成就未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为信息获取和处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断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在向各行业渗透,并将为各行业发展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计算机科学与计算专业对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平台
  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络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9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培养特色及亮点
  专业办学紧密结合国家和上海需求,服务于金融、交通、通信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与10余项省部级奖励,培养了一大批中坚力量,得到行业肯定;创新“一体两翼双引擎”特色培养模式,先后获得11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精品课程、教育部精品课程等优质课程,建立了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至今已4次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本专业从2011年起开设了数理强化班(计算机类),2019年起设立计算机科学荣誉计划,并于2021年获批国家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基地计划2.0基地,为计算机拔尖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交流
  同济大学计算机学科立足于国际学术前沿,与欧美亚洲 30 余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成立了“新一代网络技术与应用国际研究中心”,与十多家国际著名企业建立联合技术中心/实验室,将“认知互联网”定位为学科发展方向,成立“认知互联网国际联合实验室”,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本科生组团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学交流

  本科生组团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学交流

  校企合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支付宝、百度、华为、Microsoft、 Google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先后建立了国家级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3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网络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和20 余个校企联盟与企业实训基地,主持近30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本科生参观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

  学生在中兴通讯实习

  实践创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十分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科技应用大赛、嵌入式系统全国邀请赛等,先后取得了金、银、铜、一等、二等、三等奖项百余项。

  2018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邀请赛获2项一等奖

  2018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赛区金奖

  2021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佳绩

  研究生黄炳川龙负责的闯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未来发展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深造等方式,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逐渐成长为IT行业技术架构设计师、技术骨干或IT项目管理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加上应用领域宽广,深受业界和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欢迎,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100%,深造率60%以上,部分同学进入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凡有志于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多数都进入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全球500强企业,如谷歌、微软、IBM、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中兴、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国内银行、证交所、中国电网、电信等企业。
  信息安全
  2013年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专业
  2022年该专业位列软科排行榜A类专业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学科,位前5%-10%
  培养目标
  依托同济综合学科融合优势,以关键基础设施保卫、智能安全感知与防护为重点,贯通“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体系,培养的学生具备从事本领域科研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逐步成长为引领信息安全领域发展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学科优势
  同济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由国家教育部2002年批准设立、并于同年9月正式招生,是国家最早批准设立的信息安全专业之一。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平台建设,于2013年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专业,2022年该专业位列软科排行榜A类专业。该专业所依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学科,位前5%-10%,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千分之三,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梯队,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拥有教育部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学科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等多项科研奖项,教学方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10余项,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优质课程。
  专业剖析
  信息安全是网络时代国家安全的基石与命脉。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安全保障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把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列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优先发展领域。因此,信息安全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培养该领域人才的重要任务。
  科研平台
  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络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9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培养特色及亮点
  以培养创新型、实践型的信息安全人才为主体,以实训化和国际化为两翼,构建学科交叉教育平台,提升综合性复合型知识,借鉴吸收国际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国际视野,形成同济特色培养体系。
  国际交流
  专业立足于国际学术前沿,与欧美亚洲 30 余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成立了“新一代网络技术与应用国际研究中心”,与十多家国际著名企业建立联合技术中心/实验室,将“认知互联网”定位为学科发展方向,成立“认知互联网国际联合实验室”,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本科生参加赴台暑期创新交流活动

  本科生参加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暑期学校

  校企合作
  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国外著名公司EMC、Intel、Apple、Oracle等先后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与国内的华为、阿里、中兴、曙光、宝信等著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和校企联盟,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实习实践空间。

  本科生参观上海超算中心

  本科生在宝信软件暑期实习

  实践创新
  本专业十分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积极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信息安全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移动创新大赛等,分别取得了金、银、铜、一等、二等、三等奖项百余项。

  2011届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李博获得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成为今年该奖项计算机科学领域4位获奖的华人女性科学家之一。“斯隆研究将”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

  本科生多次在全国信息安全大赛获奖

  本科生多次在全国信息安全大赛获奖

  毕业去向
  同济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深受业界和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欢迎,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约60%的同学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就业的同学中超过80%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全球500强企业,如公安、华为、阿里、抖音、银行、地铁、证交所、国电、电信、谷歌、微软、IBM、百度、腾讯、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等工作。部分毕业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清华、北大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22年位列软科排行榜A+专业、国内高校排名第5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学科
  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3‰
  2018年获批新工科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未来国家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以及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有理想抱负,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和高能力,能承担生产、制造、服务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并能面向未来,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综合性卓越人才。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深造等方式,在毕业三到五年内成为本单位的技术与管理骨干。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由国家教育部2017年批准设立并于2018年9月正式招生,依托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进行建设。计算机学科在大数据领域有深厚的积累,自2014年起就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中划分出“智能信息处理”方向,该方向是目前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基础和雏形。同济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2年位列软科排行榜A+专业,国内高校排名第5,该专业所依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学科,位前5%-10%,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千分之三。
  专业剖析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进入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产生与流转成为常态,大数据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驱动力和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掌握计算机理论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具有将领域知识、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的能力,能够从事大数据研究和开发应用的高层次人才。
  科研平台
  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络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9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培养特色及亮点
  本专业创新性地开拓了“一体两翼双引擎”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创新型、实践型的高端人才为主体,以实训化和国际化为两翼,进一步加入“创新创业”和“跨域交叉”两个引擎,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新形势下大数据人才培养有效途径。
  本专业自2019年起设立数据科学荣誉计划,2022年起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辅修专业。
  国际交流
  专业立足于国际学术前沿,与欧美亚洲 30 余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成立了“新一代网络技术与应用国际研究中心”,与十多家国际著名企业建立联合技术中心/实验室。将“认知互联网”定位为学科发展方向,成立“认知互联网国际联合实验室”,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与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国际交流暑期专项计划,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
  校企合作
  本专业与支付宝、百度、华为、Microsoft、 Google等国内外知名 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先后建立了国家级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网络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和20余个校企联盟与企业实训基地,主持近30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本科生参观上海外高桥发电厂智能发电设施

  本科生参观上海超算中心

  实践创新
  围绕大数据系统架构和大数据智能处理,本专业积极引导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培养科研兴趣,激发同学们参与科研的热情。通过国家、上海市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SITP),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通过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激励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本科生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WWW上获最佳评测论文奖

  2018 CCF DBCI大数据与计算智能竞赛一等奖

  途灵TiEV”智能车队参加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获佳绩

  途灵TiEV”智能车队参加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获佳绩

  毕业去向
  专业学生具有宽广的就业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属于国家紧缺和急需人才,就业领域宽广,可就职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全球500强企业的大数据相关职位,包括大数据技术开发、数据分析、平台架构、项目管理等职位。本专业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在申请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时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也是其他专业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亟需的热门人才。我校第一届大数据专业毕业生即将毕业,截至目前,深造率已超过70%。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的行业进展,能熟练运用电子信息专业知识与工程技术原则设计有效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具备在相关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具有跨行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领导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创新人才。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历史悠久。1912年“同济医工学堂”成立电工机械科,1930年改为电工机械系,1939年学校增设电机工程系,下设“电讯”和“电力”两个专业。1952年院系调整,电机工程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学。1958年学校新成立建筑机电及设备系(简称机电系),1960年初增设“无线电设计与制造”3个本科专业。1979年机电系分为机械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设有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本科专业,学制五年。1993年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改为信息工程专业,学制四年。1998年按专业目录更改为电子信息工程。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的电信工程系与同济大学的电气工程系合并为信息与控制工程系,2002年该系分为三个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依托于信息与通信工程系。2006年和2018年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分别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完整的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近5年每年招收学生约30名。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专业构建了一支学术造诣高、教学水平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秉承同济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建立了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举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涵盖数学、物理、计算机、信息感知、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电子电路与系统七大课程组模块,均衡数理基础与专业应用,覆盖软件编程与硬件开发环节,采用中文、双语、全英文等多种授课形式。多门专业课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和重点课程。在专业课程之外,设置跨专业知识拓展课程,并设有面向创新创业的实践类课程。近年来,在校生获得国家和国际竞赛大奖数十项。此外,本专业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自2006年起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共建有电子信息工程“3+1”本科双学位项目,并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有研究生阶段联合双学位培养项目。
  专业内涵
  电子信息工程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以物理和数学为基础,研究信息载体与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研究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技术,支撑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多个领域创新的学科。电子信息技术覆盖了国家与社会各个层面,是推动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被世界各国视为科技战略发展的核心。本专业围绕本科生的人文、数理基础、电子及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设置课程,使学生具备电子与通信系统软硬件设计、数据生成与智能分析的综合实现及研发能力。

  科研平台
  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依托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011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5 个省部级科研与工程中心“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区块链应用服务工程技术中心”、“ 上海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工程研究中心”、“ 铁道部计算机联锁检测站”、“ 上海市磁浮与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 3 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同济大学—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恩智浦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 同济大学—闻泰空间信息联合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能够有力支撑和保障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科研与工程能力培养。
  培养特色及亮点
  本专业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自2006年起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共建有电子信息工程“3+1”本科双学位项目,至今已有超过270名中国学生和超过170名意大利学生完成学业,获得同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外方双学位。该项目90%学生毕业后继续进入国际名校深造,并且继续攻读博士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在研究生阶段,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有联合硕士双学位培养项目,近3年已有10名硕士生赴国外攻读双学位。

  获得同济与外方双学位

  赴意大利交流与学习

  赴西班牙交流与学习

  国际交流
  充分发挥同济建筑 “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形成完善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先后与海外100多所院校开展了包括学分互换、学期交流、暑期学校、联合工作营、国际竞赛、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博士生院等各类国际合作项目。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形成全方位、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体系。通过高频率、大规模引进国际一线大学教授短期教学,学院每年举办150场以上的国际学术报告会,扩展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国际重要的建筑学教育和学术中心。

  与来访留学生开展学术交流

  与来访的埃因霍温大学智能汽车联动

  专业组织夏令营赴意大利交流

  校企合作
  专业与华为、特斯拉(上海)、上海超算中心、上海柏魁科技、卡斯柯信号,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中国移动、上海通号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司和研究结构共建有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20个,供学生开展实践培养与实习工作。
  实践创新
  专业培养方案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整个本科学习期间实践类课程占比总学分25%。在专业课程之外,设置了跨专业知识拓展课程和面向创新创业的实践类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三、四年级全面进入教授团队,参与科研课题。近年来,在校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同济仅两次获奖)、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等国家和国际竞赛大奖数十项。

  智能汽车大赛获奖

  三、四年级进入教授科研团队

  2021物联网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奖团队

  毕业去向
  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是国家战略,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巨大。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就业率高。近年来,学生毕业后出国(境)、读研率约为60%。
  主要就业单位包括:
  (1)国际著名信息行业企业,如高通、爱立信、贝尔、IBM等电子与通信公司,eBay、微软等计算机与互联网公司。
  (2)国内著名信息行业企业,如华为、中兴、大唐等信息通信技术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公司,以及腾讯、阿里、美团、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
  (3)国内外其他领域企业,如上汽、中国中车、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中国铁路总公司、摩根斯坦利、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联等。
  (4)政府机构,包括公安、国家安全局、税务局等。
  杰出校友
  陆 磊(2000级)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网络 RAN 研究部业务演进技术组主管
  路 宁(2008级) 加拿大女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
  贾立萱(2008级) 德国MXC Foundation公司董事长
  专业剖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方法在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系统运行和控制、试验分析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工作的卓越创新人才。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身为同济大学于1912年设立的电工机械科。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并已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时拥有能源与动力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应用实际需求,紧跟电气工程自动化科技前沿,围绕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新型轨道交通、无线能量传输、智能感知、大数据科学、信息控制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大批重要的科研成果,自主研发成功的科研产品已成功应用在相关工程项目中,具有很好的行业影响力。

  专业剖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以电能的优化利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涵盖电能的产生、传输、变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等方面。专业依托学科优势和现有领域内取得的科研成果,面向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新型轨道交通、无线能量传输、智能感知、信息控制等领域,采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思路,形成了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行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强调强电与弱电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多年来毕业生始终保持着近100%的就业率,深受用人单位信赖。

  科研平台
  本专业拥有先进城市能源及建筑环境控制与安全综合实验中心,由四平路校区济阳楼和嘉定开物馆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 6900m2。实验中心配备实验教师 8人,其中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实验师6人,实验教学队伍师资力量雄厚,为本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培养特色及亮点
  以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导向,提供了多元化的自由探索实践平台,构建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全覆盖。依托学院多学科共建平台,实现多专业融通,促进学科交叉能力,兼顾学生的不同兴趣,追踪科技前沿,提升学生推动创新的能力。课程计划方面创建了“同济大学智能电气荣誉计划”,为优秀本科生定制高阶性、创新性和有挑战度的课程。
  国际交流
  本专业通过比赛、实习、短期访学、暑期夏令营、学分互换交流项目、双学位项目等,强化本科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目前与德国、美国、葡萄牙、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大学相关学院建立了多层次、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交流的学校包括: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等。
  国际合作项目有: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3+2和3+1双学位项目、中西学院“20+20学生交流项目”、暑期学校赴台、意大利、美国、德国、赴德语区等交流活动、卓越工程师法国行等。

  专业学生在德国宝马参观学习

  专业学生在德国亚琛工大交流访问

  专业学生在台湾成功大学交流学习

  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师生交流

  校企合作
  本专业积极拓展本科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二十余家,通过学生短期集中实习与长期分散实习相结合、邀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讲授、校企双方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企业工程师作为毕业设计校外导师等多种方式深化校企产学协同育人机制,有力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团队赴实习基地调研

  学生赴企业开展专业实习

   企业专家面向本科生开设讲座

  构建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

  实践创新
  为热爱工程技术并用于创新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创新实践平台,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参与度非常高。学生多次在国际VEX机器人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多次获批国家级、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学生依托创新基地开展创新实践

  学生在国际和国内参加创新竞赛并获奖

  学生在国际和国内参加创新竞赛并获奖
  未来发展
  同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每年有约25%左右毕业生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并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及港澳台地区的多所知名高校建立密切的学生交流合作关系,近几年继续深造读研和出国比例高达55%左右。
  毕业生主要去向为:
  (1)设计研究院(电力设计研究院,核电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城规设计研究院等);
  (2)国家电网(电力局,电力公司,电力研究院,电厂等);
  (3)电气及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西门子, ABB, 施耐德电气,通用电气、上海电气集团等);
  (4)新能源汽车与轨道交通(大众汽车、通用汽车、上汽等各类汽车制造公司,地铁公司,中车集团下属企业和科研院所等);
  (5)IT相关(华为,百度,腾讯等);
  (6)其他(金融,学校,研究所,政府部门,楼宇自动化设备制造公司等)。

  杰出校友
  程 京 1979级,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医学生物物理学家
  奚国华 1981级,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马云双 1989级,中国中车集团党委常委,中车股份党委常委、副总裁
  梁建英 1991级,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张宏斌 1997级,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李维刚 1998级,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楚天学者
  陈国栋 1999级,上海电气输配电技术中心主任
  王 波 2002级,径卫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常伟飞 2002级,汉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自动化
  2012年首批设立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2015年和2018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以控制理论与智能方法为核心,培养掌握电子、计算机、传感器与测量、通信与网络、人工智能、模型与优化等基础理论与技术,并具有健全人格、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能胜任相关领域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以及部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并具备在相关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特色优势
  前身为1912年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时期的“机电科”、1930年国立同济大学设立的电工机械系和1939年设立的电机工程系,现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办学,目前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等科研平台,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实力雄厚。
  自动化专业2010年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首批设立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并于2015年和2018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首批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更是紧密结合现代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社会重大需求,配合教育部自主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的建设,以自主智能装置与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基本能力要求,以智能机器人、智能车等为典型载体,努力培养自动化领域的卓越人才。

  专业内涵
  自动化是人类科学与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晶,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以开发智能装置与系统为己任,为建设智能自动化世界赋能。它以控制理论和智能方法为核心,重在研究如何设计、开发各类智能装置与系统,并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主要共性技术和支撑平台,重点面向智能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新能源、健康与医学、现代信息服务业等应用领域,服务于未来各个层次上智能自动化世界的建设。
  自动化专业,是与时俱进的专业。在50年代,它以飞行器控制等为典型应用,钱学森先生及其《工程控制论》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和总结。伴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我国自70年代开始普遍按照工业电气自动化、过程控制自动化等行业方向来进行细分。而在今天的后工业化时代,自动化的内涵已经从经典的工业控制拓展到智能化,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各种自主智能装置与系统成为智能化的重要载体。今天的自动化以“控制理论”和“智能方法”为双核心,具有广阔的适应性,并成为众多工科应用中的基石, 它以智感、智联和智控为特征,并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智能车、无人机、智能制造与数字孪生、智能医学与健康管理、智慧能源、智能建造、智能环境、智慧城市、智慧金融和以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众多国家基础行业与新兴领域。
  科研平台
  目前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和高峰学科建设,ESI 排名位列全球排名前1%。
  培养特色及亮点
  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国际化”为特色,并从第2学期开特设机器人类荣誉课,强化智能机器人特色。鼓励每位同学做最好的自己,都能成为自动化领域的卓越人才。
  国际交流
  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有“欧洲大学之母”之誉)等国外多所大学建有各种层次的合作交流或办学项目,其中中意班是国内较早开展联合办学、支持“3+1”模式(3年国内1年国外)并可授予本科双学位的项目,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建有联合硕士培养项目。

  校企合作
  2010年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国内首批设立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并与宝钢、华为、上汽、上海电气、百度、菲尼克斯、ABB、贝加莱、NI、Tridium等建有良好合作关系。
  实践创新
  建有同济大学机器人、智能小车两个创新基地,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RoboCon、RoboTac)、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中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华为ICT大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竞赛等,、被智能小车、机器人、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大赛为出口。
  毕业去向
  每年约60%的毕业生进一步深造,以及去往自动化和工业控制、计算机和互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通信、金融科技等行业就业,具体包括本校和中科院、清华、北大、上海科技大学、卡耐基梅隆(美)、普渡(美)、宾大(美)、剑桥(英)、苏黎世联邦理工(瑞士)、慕尼黑工大(德)、瑞典皇家理工(瑞典)、莱顿(荷兰)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上海汽车、商飞、华为、ABB、西门子、百度、阿里、腾讯、招商银行和各一些新兴企业等。
  杰出校友
  王守觉(中国科学院院士)1949年毕业于本专业前身
  陈星弼(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本专业前身
  陈 虹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程大章 上海世博电气总工程师,全国建筑电气行业终身成就奖
  韩占强 中建集团设计院总工,投身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工程建设,全国建筑电气百人
  欧阳家淦 三晶电气总经理,入选中国光伏名人堂
  季昕华 中国云计算领先企业之一Ucloud创业者
  陈 更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
  胡 越 以本科生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

  通信工程
  2006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1年通信工程专业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道德文化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能考虑社会、经济、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国际视野、沟通和管理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面向电子与通信、交通等行业,在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物联网等领域从事通信系统和设备的科学研究、工程及产品设计、系统运维、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卓越工程人才。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通信专业历史悠久。1912年“同济医工学堂”成立电工机械科,1930年改为电工机械系,1939年学校增设电机工程系,下设“电讯”和“电力”两个专业。1952年院系调整,电机工程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学。1958年学校新成立建筑机电及设备系(简称机电系),1960年初增设“无线电设计与制造”3个本科专业。1979年机电系分为机械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设有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本科专业,学制五年。1993年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改为信息工程专业,学制四年。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的电信工程系与同济大学的电气工程系合并为信息与控制工程系,2003年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的信息教研室、通信教研室、铁道部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检验站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计算机通信研究室合并成立信息与通信工程系,设立通信工程专业。2006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通信工程专业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2018年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分别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完整的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
  通信工程专业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近5年每年招收学生约60名。秉承同济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建立了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举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涵盖数学、物理、计算机、信息传输、人工智能、信息感知、信号处理、电子电路与系统七大课程组模块,均衡数理基础与专业应用,覆盖软件编程与硬件开发环节,采用中文、双语、全英文等多种授课形式。本专业云集了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多名国内知名学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有7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上海市一流课程或重点课程,5门课程为同济大学本科重点和卓越课程。通信专业排名位居全国前5%左右,2017-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专业排名70名左右,专业的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水平。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面广,出国交流和深造机会多,就业率高(就业率在国内专业排名前五位),毕业生年收入水平在全校位居前10%左右。有2016至2021年毕业生统计数据显示,就业企业世界500强以上80%,升学率60%以上,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在宽口径培养通信工程人才的背景下,同济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始终坚持以科研带动专业发展的理念。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智能网联汽车和轨道交通的通信与信息处理的专业特色,突出面向地面交通领域、轨道交通行业、以及5G移动通信相关的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包括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网、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列车通信与控制、物联网及传感器网络等。近年来,在校生获得国家和国际竞赛大奖数十项,包括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一等奖(国际级)、微软国际定位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和华东赛区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等。

  专业内涵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一个基础学科。通信专业以数学、物理和信息论为基础,以电子、通信、信息处理及与之相关的元器件、软硬件系统、信息网络为研究对象,研究通信过程中信息传输和传输相关信号处理原理和应用。核心专业课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原理、计算机通信网、交换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光纤通信等,具有理工融合的特点。专业培养从事有线、无线、光传输和相关信号处理领域中系统专业人才,应用领域广泛、发展迅速,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主干专业。通信专业覆盖了当前国家与社会各个层面多个热门领域,包括5G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网联车、移动物联网、轨道交通通信、量子通信等,是推动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被世界各国视为科技战略发展的核心。

  科研平台
  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依托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011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1个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5 个省部级科研与工程中心“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区块链应用服务工程技术中心”、“ 上海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工程研究中心”、“ 铁道部计算机联锁检测站”、“ 上海市磁浮与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 3 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同济大学—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恩智浦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 同济大学—闻泰空间信息联合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能够有力支撑和保障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科研与工程能力培养。
  培养特色及亮点
  通信工程专业在同济大学总体办学思想和定位的指导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崇高使命和责任,培养引领通信工程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德智体美并进的社会栋梁为理念,以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成果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依托,形成了理论课程培养与工程训练相结合、校内实验平台与产学研基地相配合、专业基础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并重的立体化培养体系,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学术素养良好、国际视野、具备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卓越工程人才。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和交叉复合型人才。

  国际交流
  通信工程专业所依托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与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英国埃克赛特大学、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有长期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定期派遣硕士与博士生出访,近五年有10名学生出访超过3个月。并且持续吸引来华留学生攻读学位或交流访问,近五年招收攻读本科与硕博士学位留学生14名、短期赴同济交流留学生13名。

  校企合作
  通信专业与华为、特斯拉(上海)、上海超算中心、闻泰科技、上海柏魁科技、卡斯柯信号,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中国移动、上海通号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司和研究结构共建有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20个,供学生开展实践培养与实习工作。
  实践创新
  开展有组织的“分散式、长周期实习”,国家高层次人才、总师等企业专家参与一对一指导,学生工程意识大幅提升。学生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比例超过95%,近3年获奖130余人次,竞赛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毕业去向
  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率高,收入高。历年来,本专业出国(境)和攻读研究生的超过达60%。
  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运营商、航空、汽车制造商、公安、海关、铁路以及政府机关等。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国际著名企业、国内大型企业、研发企业及政府机关等,
  如:
  (1)国际著名企业:高通、思科、贝尔-阿尔卡特、阿尔斯通、微软、西门子、IBM等国际五百强企业。
  (2)国内大型企业:华为、中兴通讯、腾讯、大唐移动、中国中车、中国银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上海邮电设计院、申通地铁集团、上汽集团等发展稳定的企业。
  (3)研发企业: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自仪泰雷兹等行业龙头企业。
  (4)政府机关:上海海关、南京海关、民航华东管理局、国家安全局等。
  杰出校友
  贾利民 北京交通大学智能系统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
  马 芳 现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焦 刚 紫光集团高级副总裁, 曾任中国联通云计算公司总经理
  陆海霞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监事,曾任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沈 亚 唯品会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原广州能越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 敏 摩根.士丹利企业架构部副总裁
  张姗姗 (2004-2011),德国波恩大学博士,现为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承 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苏延奇 徐工集团凯宫重创始人,董事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陆荣幸 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University Research Scholar,IEEE Fellow
  吴秀刚 University of Delaware教授
  人工智能
  全国首批35个人工智能专业之一
  于2019年正式招生
  2019年获批新工科专业
  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行业进展,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设计有效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并开发应用,具备终身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跨行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领导能力,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并具备国际视野和能肩负社会责任的人工智能领域卓越创新人才。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是全国首批35个人工智能专业之一,于2019年正式招生,传承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及其下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并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办学,秉承“共性基础+个性发展”的专业培养举措,努力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将具备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包括数理基础、脑科学基础和用于支持工程实践的控制基础、计算机基础、电学基础与智能基础,并在数据智能和机器智能方向上加强,以及与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紧密协作,支持学生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多路径发展。
  目前,同济大学建有完整的覆盖本硕博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可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供从本科开始、经硕士、博士直到继续在科学中心工作的上升路径。
  专业内涵
  未来世界是人、机、物协同的智能世界,大量具有智能能力的装置与系统,在物联网支持下,相互交互以及和人类互动,是未来智能世界组成和运转的基本形式。人工智能重在研究、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为人类未来世界提供智慧的大脑,并涵盖自各种嵌入式智能装置到云端数据中心的各种级别和层次的智能。
  自主是人工智能高级阶段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衡量一个系统是否具有智能,首先就是看它是否能像人类一样具有自主能力,对单体而言,这种自主能力至少包括主动感知、自主决策、自我执行能力,对群体而言,还应具备多体协同或人机共融等特征。自主智能研究的成果最终体现为各种具有自主能力的智能装置与系统,今天的机器人、智能车、无人机、智能硬件、智能软件就是其具体表现形式,而其共性部分就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大脑。可以预见,未来大量不具备智能能力的装备与系统将因嵌入AI大脑获得革命性提升。
  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面向人工智能前沿与共性问题、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重大需要,围绕“智能”中心,以“感知”和“自主智能”为特色,重在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习,为实现人类开发智能装置与系统、赋予机器智能的长久梦想而培养人才。
  科研平台
  目前拥有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含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市教委“智能感知与自主系统”重点实验室、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培养特色及亮点
  面向人工智能专业要求,从第1学期开始特设“人工智能荣誉课”系列,并承担同济大学人工智能双学位、人工智能辅修学位(与同济大学强基计划合作)和人工智能微专业的办学,以及参与华六高校(浙大、上交、复旦、南大、中科大、同济)“人工智能+”微专业的办学。
  国际交流
  设有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校企合作
  华为、百度、腾讯、上海影创等。
  实践创新
  依托同济大学机器人、智能小车创新基地,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RMUA高校人工智能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中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华为ICT大赛等大赛为出口,曾获高校人工智能挑战赛全国一等奖和国际三等奖。
  毕业去向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是国家紧缺和急需人才,就业领域宽广,社会重视程度高,预计本专业将有大部分毕业生进一步深造,以及可去往智能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医疗与健康管理、金融科技、智能建造、互联网、政府和科研单位等行业工作,并能承担智能感知、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机器人控制与执行、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项目管理等具体工作。
  杰出校友
  季昕华 中国云计算领先企业之一Ucloud创业者
  刘 明 香港科技大学自主驾驶中心主任
  林玥煜 大数医达首席架构师,中国医疗大数据企业Top10
  刘 超 巧视工业视觉创业者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全国首批35个人工智能专业之一
  于2019年正式招生
  2018年获批新工科专业
  隶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系。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集成电路芯片已超过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宗进口商品,芯片产品已被列为“卡脖子”的重点对象,因此该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更事关国家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集成电路芯片产业的学科基础,该学科是一门以半导体物理和微纳电子学为理论基础、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技术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也是新工科之一,它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硬件基础,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与封装测试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
  2002年初,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校决定成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2015年,学校以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和专业为基础通过合并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微电子科学研究中心、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成立微电子学院,是经教育部等国家六部委批准的全国首批26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学院的核心专业便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18年,经教育部备案,成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含硕士点),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同年,经教育部专业备案和审批,正式成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并于2018年9月开始招生。
  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本专业联合行业内重要企业和研究所,努力培养身心健康、视野开阔、科学和工程素养优良、满足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紧缺专业人才,要求毕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在本专业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技术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技术管理问题的能力。本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都已成为优秀的工程师、研究人员、管理者或者其他专业型人才。
  专业优势
  (1)本专业依托微电子学院和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条件。
  (2)在新工科专业中,率先设立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含硕士点),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且与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设立强基计划,为学生提供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3)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目前有10名正教授、10名副教授、9名讲师或助理教授,多数教师从国外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或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目前拥有国家特聘青年专家2名、长江学者1名、上海特聘专家1名、同济特聘教授2名、长聘教授1名,他们都是本领域内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学者。
  (4)与多个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有效的联合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活动高度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国外高校的广泛认可。
  专业特色
  (1)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重视产学研合作,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核心课程包括半导体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微控制器原理、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波工程与天线设计等,部分实验实践内容由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授课,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由企业导师协助指导。
  (2)引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推行国际化的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开设了22门与国外著名高校类似课程接轨的全英语课程,80%以上的专业必修课可选择全英语授课(也有相应的中文课程可选),部分课程由国外著名教授授课。同时也建立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机制,已与多所欧美著名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双学位、对等交换、暑期课程、学分互认等方法进行联合培养学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设立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并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指导,同时也为部分优秀学生制定拔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着重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为他们将来成为学术大师、领军人才创造条件。
  毕业去向
  经过四年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选择继续深造或到企事业单位就业,就业率接近100%。近三年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占比60%左右,其中有15%左右选择赴国外深造,他们一般都拿到国外著名高校的奖学金资助。选择就业的学生一般都能被企事业单位直接录用,录用的著名企业包括Intel、IBM、飞思卡尔、AMD、德州仪器、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华为、中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联通等。

  软件工程
  入选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基于软件工程学科,面向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深厚、具有创新潜力,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多层次、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并同时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能在科研、教育、企业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或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教学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深造等方式,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的能力可使其: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组织、沟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全面发展,自觉服务社会;能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等行业独立地开展与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的工作,或在专业团队中承担组织管理职责;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强大的职场竞争力,继而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学科/专业地位
  2021年12月入选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教育部2016年第4轮学科评估中,在165所参评高校中获得A类学科,位列同济大学12个A类学科之一。
  “软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9-2020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估报告获评5☆+,为同济大学7个5☆+专业之一。
  教育部示范软件学院2003年中期评估和2006年验收评估,名列全国第5名。
  专业内涵丰富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的工程,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软件产业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机器学习、网络空间安全、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传感器,以及生物信息学等目前热门应用领域的基础和核心。
  学院基于软件工程学科,面向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深厚、具有创新潜力,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多层次、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科研基础雄厚
  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国企攻关项目10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十余项,且与华为、华东计算所、SAP、谷歌、Apple、IBM等业界知名企业,以及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建立起深层次合作关系。
  教研成果丰硕
  本专业开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1门,上海市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门,教育部-IBM/SUN/微软/英特尔精品课程15门。校级优质在线课程1门、校级重点课程3门、校级全英语课程9门、双语课程9门,校级通识课程2门。出版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本,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3本。获高等教育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多项。学院产学研合作成果优异,近五年获得2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并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案例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
  国际合作深入
  学院与十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如阿尔托大学、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学生交流和合作培养机制,三、四年级本科生可申请进行双向对等的1~2个学期的交换学习,期间互认学分、互免学费。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合作联系。
  实习资源独特
  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上海市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生实践基地1个,校企联盟单位20多家,实习合作企业近100家,使学生实习与专业、兴趣未来发展有机结合。
  创新创业活跃
  学院搭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创新创业空间。学院与Apple、IBM、Google、SAP、eBay、Microsoft、Ericsson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多个校企联合学生俱乐部,其中,Apple俱乐部是Apple公司在中国设立的首家俱乐部。
  Apple俱乐部在App Store上架60多个学生自主开发作品,下载量累计超过1000万次。学生作品屡获国内外多项赛事的大奖。在2017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中,学院的作品《晬颜》获得唯一特等奖。在2018年“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本科生的“虾滑输入法”项目获得创业计划赛金奖。在2019年“挑战杯”,本科生作品荣获上海市特等奖和全国决赛,代表同济首次在电信赛道出征全国赛。在2020年第十八届“明日科技之星”科创竞赛中,学院两项作品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三等奖。毕业生创业公司中近10家在业内有广泛影响力。
  就业前景广阔
  2012年以来,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一直稳居全国所有本科专业前列;2015年以来,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位居首位。
  2012年以来,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一直稳居全国所有本科专业前列;2015年以来,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位居首位。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全面且富有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生就业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一直供不应求。建院至今,已培养本科生2851人,约有20%的毕业生在本校和国内一流大学读研,约有16%的学生在世界著名大学读研,约有64%的学生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国内知名企业、创业型企业就业。
  软件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方向在信息技术领域,包括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等,覆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Apple/Google/Facebook/Microsoft/IBM/SAP/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携程/网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银联数据/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农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中国人寿等。
  软件学院毕业生赴国(境)外深造的院校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波士顿大学/京都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教堂山北卡大学/乌普萨拉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
  杰出校友
  范鸿飞 200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前往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回校工作,现任软件学院副教授、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教研室主任、学院党委委员,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成绩显著,多次获得各类奖励与荣誉
  刘 涛 2011届本科毕业生,主导设计了妙盈科技的整体数据平台,现为妙盈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TO,2018年以封面人物入选亚洲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
  余 佳 2011届本科毕业生,UniCareer(职优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2017年入选美国财经媒体福布斯发布的“亚洲地区30位30岁以下商业领袖榜单”,2017年福布斯中国30under30榜单,同年获得创业邦30位30岁以下创业新贵称号
  魏旭东 2013届本科毕业生,在校任同济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并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后在世界 500强、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等单位工作,就任产品经理、产品总监等职位。现为互联网家居品牌“亚子家居”创始人,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内涵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手段,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手机、电视、电脑、投影的显示技术,芯片制作的光刻技术,电话、网络所采用的光通讯技术,激光医学、智能制造等激光应用,LED照明,太阳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等等。在科学研究领域,光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领域,过去几百年,有无数科学家投身于光的本质研究,光子科学与技术更是过去百年的科学研究热点,在今天的大型科学研究科学试验中,几乎处处都有光学的身影,如引力波探测的原理是迈克尔逊激光干涉;包括探月工程在内的空间探测器有超过一半的设备是光学望远镜、光学照相机、光谱仪等;科学家对于微观世界的研究离不开显微镜;同步辐射光源、大型激光装置更是科学研究的先进手段。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同济大学光学学科,有X射线器件与系统、强激光薄膜与应用、光学纳米计量与纳米制造、微纳光学与计算成像等研究方向,多个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科生的培养既突出光、机、电、算的综合工科能力,又加强了对于基础物理理论的学习,为学生的就业、继续深造、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去向
  2020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60%,进入国家“一流高校”和研究院所深造的占比逐年增加。毕业生进入光电工程及相关领域骨干企业的毕业生占比42.9%。本专业已经培养出一大批在高校、中科院、中国商飞、华为等单位工作的行业精英和创新人才。

微信扫码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