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23本科专业概览——医学试验班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2-06-01 00:00:00 3673次浏览

专业概览206.jpg专业概览207.jpg

  含临床医学(贯通培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专业
  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贯通培养)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宽厚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底蕴;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临床问题并开展高质量基础、临床或医工交叉研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始终保持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未来可成长为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引领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和临床医师科学家。
  学制、毕业条件与学位:本专业以“医学试验班”大类招生,本科阶段学制5年。第1学年进入新生院,完成通识教育课和大类基础课的学习;第1学年末根据学生志愿及学院/专业分流标准择优选拔进入医学院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路径,第2~4学年完成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开展早期临床、早期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第4学年末进行本博贯通培养资格审核;第5学年进行临床通科实习。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军事训练考核合格,满足同济大学外语水平及体育达标要求,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准予毕业,可获得毕业证书;符合《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与学位授予规定》的,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本科毕业后培养方向:本科阶段第4学年末已通过本博贯通培养资格审核、第5年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者,可于第6年进入博士培养阶段,按照当届博士培养方案执行。
  临床医学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宽厚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底蕴;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良好的临床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诊治能力;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开展临床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始终保持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较好发展潜能的高素质临床医生。
  学制、毕业条件与学位:本专业实行入校后从各大类实验班中进行转专业招生,本科阶段学制5年。第1学年进入新生院,完成通识教育课和大类基础课的学习;第1学年末通过转专业进入医学院,第2~ 4学年转入医学院,完成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开展早期临床、早期临床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第5学年进行临床通科实习。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军事训练考核合格,满足同济大学外语水平及体育达标要求,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准予毕业,可获得毕业证书;符合《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与学位授予规定》的,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本科毕业后培养方向: 5年本科毕业,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申请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就业前景
  临床医学(贯通培养)
  毕业后可进入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通过规范的临床医师职业培训打下坚实的临床工作能力,同时具备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在三级医院或医疗中心从事高水平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成为未来引领我国乃至全球医学发展的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医学领军人才;或者进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从事医学、医学相关、医工交叉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医学教育。中德实验班学生可在对德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医疗服务中发挥特长优势。
  临床医学
  本科毕业,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申请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历史沿革和学科特色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也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医学院整体迁出至武汉,但同济人医学情结至深,历经百年沧桑后,同济大学在新世纪之初重建医学,2000年4月同济大学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恢复设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经过快速发展,“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和分别着力建设干细胞、脑与脊髓、心血管疾病、肿瘤生物治疗等四大研究中心的建立。如今临床医学进入QS 2021全球医学排名301-350位,稳居国内第11位;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5个医学相关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药理学和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 (世界前沿学科)。 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生物医学工程A,基础医学A-,药学A-。
  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新医科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提升,学院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施行“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临床技能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将立德树人、医学人文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程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医学课程体系。利用同济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积极推进医工交叉融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前提下,通过辅修跨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医学院学子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银奖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等奖项。
  科研平台
  为探寻同济医科的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同济大学结合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未来趋势以及国家需求,将医科发展重点集中于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干细胞”、“肿瘤”、“脑与脊髓”、“心脏”等几大领域。2010年成立“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在各家附属医院布局并成立转化医学中心,聚焦四大方向。在建校110周年之际,基于附属医院的特色医疗资源,分别着力建设干细胞、脑与脊髓、心血管疾病、肿瘤生物治疗等四大研究中心,采用灵活的双聘机制,深化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合作。随着这一战略的深入实施,同济大学在干细胞及转化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丰硕。同济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现已成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干细胞/再生医学”领域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项资助,建有“国家(华东)干细胞库”、“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并于2019年获批建设“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及一批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形成了活跃、严谨、浓厚的学术氛围,近五年来科研总立项经费达15.094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项目1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55项,在Nature、Science、Cell等影响因子20分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普及一等奖等近20项。
  校企合作
  医学院分布在四平路、沪北、沪西三个校区,有基础医学院、护理系、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十院临床医学院、同济临床医学院、东方临床医学院、肺科临床医学院、一妇婴临床医学院、附属杨浦医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附属皮肤病医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附属天佑医院(筹)、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附属康复医院(筹)、附属脑科医院(筹)以及20余家教学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基地,临床教学资源丰富,附属医院总床位数12000余张。医学院拥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消化内科、产科、职业病科、呼吸科、中医科、急诊医学、临床护理专业和血液科),和一批上海市重点学(专)科和临床医学中心。
  国际交流
  医学院紧扣国家“双一流”的战略决策,积极与国际一流医学院合作,持续探索建设国际医学院管理、医学教育与研究体系。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学分互认及学生互换交流等形式建立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理念。
  目前,已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包括校际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博士双学位项目等。每年学院输送约30%的本科生在国际合作院校进行1-3个月的临床实习、实验室轮转、交流参观及学术会议。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有机会开拓视野,为职业规划和海外留学深造提供初步体验。与我院开展合作的国外院校有:
  北美洲: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美国杜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
  欧洲:德国柏林夏里特医科大学、德国科隆大学、德国菲利普玛堡大学、德国波鸿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德国蒂宾根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英国基尔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瑞典林雪平大学、瑞典卡特林斯卡医学院,瑞士巴塞尔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医科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芬兰图尔库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等;
  其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日本圣玛丽安娜大学等。
  杰出校友
  裘法祖 1932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预科;1936年在同济大学医学医前期结业后,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1939年以一等最优秀成绩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外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载,开启器官移植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
  吴孟超 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李桓英 194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1年入选“3个100杰出人物”。2021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南登崑 1946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新生院,后入医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顾问、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
  侯云德 1948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58年留学苏联,1962年归国后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三届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吴文源 1941年1月生,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顾问、上海市医学会理事,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终身教授
  口腔医学
  2012年在国内率先成立口腔转化医学临床实践基地
  2015年获批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9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系统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口腔医学拔尖人才。
  特色优势
  优质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来自国内外多所著名口腔院校,64.9%拥有博士学位,26.3%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尤其青年教师中61.5%有世界知名牙学院博士学位。
  重视临床实践教学:附属口腔医院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四届口腔医疗服务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及上海市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第一、第二届会长单位,是全国首批14家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国家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项,在口腔种植学等专业成为业内标杆。有一大批高水平的临床专家,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临床综合教学基地,长期坚持开展“5+3”人才培养模式,全力培养口腔医学拔尖人才。
  注重学科交叉和转化医学:2012年在国内率先成立口腔转化医学临床实践基地,2015年获批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上海唯一一所口腔医学工程中心,已逐步打造成为转化医学研究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2019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推动学科立足更高层面,进一步拓宽科研视野,培养研究能力,实习科研成果创新突破。
  专业内涵
  口腔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牙及牙列、口腔软硬组织和颌面、颈部各类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提高人们的口腔健康水平的综合性学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日益成为决定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口腔医学也已成为深受各界瞩目的朝阳学科。
  专业方向设置完整,涵盖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两个二级学科。口腔基础医学分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生物学和口腔材料学。口腔临床医学分为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口腔正畸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修复学、儿童口腔医学及口腔预防医学等。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为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口腔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中心总面积2500平方米,设备总值超3000万,为学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高水平的平台。国内首建口腔疾病生物样本库,近5年研发出5种新型国产种植体,并推广应用,引领了口腔医学学科创新。主办我国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第一本专业核心期刊《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位列202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本学科综合评价第一。
  培养特色及亮点
  除现有的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外,学院增设口腔医学“5+3”一体化拔尖创新培养实验区,采用5年口腔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与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有机衔接的一体化口腔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口腔医学临床医师为目标,毕业授予口腔医学硕士学位。
  国际交流
  学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日本长崎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德岛大学、日本北海道医疗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纽约种植中心、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境外著名口腔医学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研究生、本科生出国培训及攻读硕、博士学位。
  学院自2011年连续十年举办中外优秀口腔医学生夏令营,每年有境内外200余名大学生在此交流互动,增进友谊,开阔眼界。

境外深造院校

哥伦比亚大学

贝勒牙学院

耶鲁大学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纽约大学

香港大学

密歇根大学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南加州大学

九州大学

加州大学圣佛朗西斯科分校

德岛大学

  校企合作
  为充分保障口腔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临床技能,除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作为学生主要的临床实习基地之外,学院与嘉定区牙防所、徐汇区牙防所、以及上海同济同大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下属的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虹口区、浦东新区、杨浦区的4家附属口腔医院分门诊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人才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充分满足口腔医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近几年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口腔医学人才,为上海市口腔医疗系统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口腔医学后备力量。
  实践创新
  临床实践基地为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四届口腔医疗服务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及上海市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第一、第二届会长单位,是全国首批14家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国家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项,在口腔种植学等专业成为业内标杆。实践基地有先进的诊疗条件和完善的实习保障制度,是我国重要的高级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有一大批高水平的临床专家,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临床综合教学基地,长期坚持开展“5+3”人才培养模式,全力培养口腔医学拔尖人才。
  毕业去向
  历年来已培养本科生12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学院每年在本科毕业生中按一定比例选拔优秀学生保送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除升学外,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就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连年保持100%。
  杰出校友
  多年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校友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研究员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也有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优秀管理者等各方面的杰出人才。
  生物技术
  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秉承“个性发展,性格塑造,独立思考,探索实践”理念,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坚实的数理化和生命科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前沿,适应未来科技进步,面向未来国家发展需要;知识、能力、人格协调统一,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定位明确,依托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优势,汇聚一流人才团队,促进学科深度交叉容融合,积极推进专业建设,致力于培养以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重大疾病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为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
  近5年,我院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上海市重大攻关项目、上海科委和上海教委科研项目200多项,获批经费3.78亿元,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目前,我院设有受体生物医药、干细胞、表观遗传等三十多个生物技术实验室,全面向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自由申请进入实验室,在科学大咖的言传身教下,强化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本科毕业时能发表SCI论文。
  专业剖析
  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粮食安全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是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技术集群之一,是当今最具潜力和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当前,生物技术发展迅猛,正加速向生物医药、健康、农业、绿色制造、环境等应用领域推进。生物技术产业,如,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医药、新型疫苗、干细胞治疗、单克隆抗体药物、纳米医药载体等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同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以国家级科研平台“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和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院士、长江、杰青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基金委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为组织保障,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引领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科研平台
  拥有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设备总价值超1亿元。近5年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研究项目200多项,获批经费3.78亿元。
  培养特色及亮点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生物技术专业是同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首批试点专业,2020年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试点招生专业,同年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2021年我院生物学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本专业以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重大疾病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为专业特色,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国际交流平台,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课程+特色引导课程+专业教育+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了注重“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学科交叉、科教融合、学研结合、协同育人”的本科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设微专业。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院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巩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学院大力拓展国际化道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学院已与多所海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资交流、科研合作、学生互换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获得国外知名院校短期学习和参加国际比赛与学术会议的机会。近年来,学院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合作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项目,与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医学院、德国马堡大学等合作本科生毕业设计项目、短期交流项目等。
  校企合作
  服务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需求,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单位采用市场化方式参与建立了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利用基因修饰模式生物开展人类基因功能和人类疾病致病机制研究的技术平台。我院与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建设“生物新药创制联合平台及开发基地”,为生物新药创制联合平台及开发基地的建设提供支持。
  实践创新
  同济大学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和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对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由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部分教授等高水平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为学生实践创新进行科研指导,培养学生科研素养、掌握科研方法,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自身的科研潜质。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连续参加七届国际基因工程设计大赛,获得6个金奖3个银奖1个铜奖;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国内外竞赛奖项40多项;获批国家级创新项目27项、上海市21项;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6篇,SCI影响因子最高为8.8。

  毕业去向
  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约7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近20%毕业生前往美国、德国、澳洲等国际著名大学深造。约30%毕业生选择就业,就业单位包括:生物制药公司、化妆品公司、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互联网、电子商务等。
  杰出校友
  杨云龙 2002级,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细胞与遗传医学系副主任,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严大鹏 2003级,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免疫学系副主任,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免疫专委会委员
  鲁荣泽 2003级,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终身制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肿瘤免疫研究。2020年获得美国国防部癌症研究事业发展奖
  马仙珏 2005级,毕业后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西湖大学研究员
  生物信息学
  我国高校最早开设生物信息学专业之一
  我国唯一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高等教育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A+专业
  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在“精准医学”大背景之下,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数理、生物、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是我国高校最早开设生物信息学专业之一,是我国唯一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的生物信息学专业,为高等教育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A+专业。同济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坚持精英化教育和本科生导师制,以科技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以生物大数据解析与生物信息方法研究为专业特色,形成注重“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学科交叉、科教融合、学研结合、协同育人”的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剖析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通过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挖掘、阐明和理解生物大数据包含的生物学意义,推动了转化医学、脑科学、新药研发、精准医学等各层次的生物学研究。
  同济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面向生物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战略需求和生命科学发展前沿,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和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以院士、长江、杰青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基金委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为组织保障,致力于培养符合同济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和适应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具有优秀道德素质修养、原创性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并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生物信息学人才。
  科研平台
  拥有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设备总价值超1亿元,近5年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研究项目200多项,获批经费3.78亿元。
  培养特色及亮点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20年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试点招生专业,同年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2021年我院生物学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本专业紧密围绕“兴趣、潜能、交叉”培养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按照“通识教育+跨学科课程+特色引导课程+专业教育+实验实践”课程框架,制订“编程+算法+组学”三位一体的生物信息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并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个性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培养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本专业设微专业。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院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巩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学院大力拓展国际化道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学院已与多所海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资交流、科研合作、学生互换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获得国外知名院校短期学习和参加国际比赛与学术会议的机会。近年来,学院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合作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项目,与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医学院、德国马堡大学等合作本科生毕业设计项目、短期交流项目等。
  校企合作
  服务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需求,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单位采用市场化方式参与建立了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利用基因修饰模式生物开展人类基因功能和人类疾病致病机制研究的技术平台。我院与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建设“生物新药创制联合平台及开发基地”,为生物新药创制联合平台及开发基地的建设提供支持。
  实践创新
  以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和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依托,注重兴趣引导、潜能激发和交叉融合,以创新教学为载体,通过双向选择组建相对稳定的导师与学生团队组织,以生物大数据解析与生物信息方法研究为专业特色,将科研优势融入人才培养,形成了科教互促、教学相长的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近3年来获得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5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省部级创新项目7项。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与生物信息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和企业研发工作,其中刘甘强、刘林、王晨飞、吴顶峰等毕业生现已在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担任独立PI。
  毕业去向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约7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近20%毕业生前往美国、德国、澳洲等国际著名大学深造。约30%毕业生选择就业,就业单位包括:生物制药公司、化妆品公司、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互联网、电子商务等。
  杰出校友
  刘甘强 2006级,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毕业后赴澳大利亚继续深造,师从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ohn Mattick教授,后赴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
  刘 林 2007级,毕业后赴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继续深造。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耶鲁生物统计中心助理教授
  王晨飞 2007级,吴瑞奖学金获得者,曾在同济大学及哈佛大学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张 伟 2011级,毕业后进入阿里巴巴天猫产品技术部,先后担任算法工程师、算法专家。现在腾讯就职,担任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高级工程师

微信扫码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