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23本科专业概览——人文科学试验班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2-06-01 00:00:00 3671次浏览

专业概览256.jpg专业概览257.jpg

  含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德语/英语/日语/哲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言文学专业
  广播电视学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创立于2002年。自建立以来,本专业依托同济大学理工科突出优势以及人文学科厚重基础,扎实推进、稳健发展。 2003年获得传播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点;2018年新增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位授予硕士点,与上海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2019年,教师李睿荣获中宣部“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仅10人);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评级A-,入选上海市一流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为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基础专业和优势专业。
  培养目标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面向未来新媒介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对新型视听广播人才的需求,秉承同济大学“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广播电视人才的创新型、全媒型、复合型培养特色。专业关注媒介技术发展前沿,以视听为本体、以人文素养为核心、以新闻传播理论为基础、以广播电视实务为重点,致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国际视野开阔、人文素养深厚、创意思维活跃、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够满足新媒介技术条件和新时代新闻传播要求的“全媒体型”视听广播人才。

  2021上海世界城市日官方活动暨“城市传播”高端论坛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为艺术与传媒学院核心专业。专业依托同济大学工科优势与前沿交叉的学科发展基础,秉承同济大学国际化交流合作传统以及“部校共建”优势,发展媒介文化、智能传播、城乡传播三个特色方向,以学科带动专业。专业强调“入主流、强特色、重交叉、广实践”,拓展业界共建、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三个平台,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广播电视人才。

  专业内涵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凸显专业战略性与行业前沿性,支撑国家主流舆论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专业定位强调综合类大学背景下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倡导专业核心技能与跨学科能力并举,以适应跨口径就业趋势。
  专业侧重“能说、能写、能做”,突出新闻宣传、策划、写作、采写等实践能力以及视听内容生产、编辑与制作等专业技能,尤其注重智能传播的新技术能力培养。充分利用多元化实践平台,拓展学生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学习机会的多样化、过程化、多维度,鼓励并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养成时刻思考和终生学习的习惯,使其能够胜任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公关、采编、制作等需求的视听广播人才,成为相关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科研平台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是上海市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得到了学校与市教委的重点支持。2017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牵头下,本专业所在的新闻传播学科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签署“部校共建协议”,在实践教学基地、融媒体实验室建设以及业界导师进课堂等各领域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
  专业深度融入同济大学重大交叉学科平台与一流学科群,与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等重大科研平台紧密搭接。与同济建筑设计集团共建“全媒体研究院”(囊括基地、研究中心、实验室)、与国家创新研究院共建“舆情研究中心”、与东方医院共建“风险管理与应急传播研究院”、获批上海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培养特色及亮点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强调“宽基础、强核心、重交叉、广实践”的培养模式,打造“专业核心课+公共平台课+线上精品课+高等讲堂+特色通识课程”课程创新体系。大学一年级依托人文科学大类培养,后续按专业、专业方向培养。二、三年级进入核心与提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三、四年级设有项目教学与毕业实践环节。专业围绕三大版块方向,着力培养三方面的专业技能:一是通用的基础人文艺术理论与新媒体技能;二是核心的广电新闻专业技能;三是依托媒介文化、智能传播、城乡传播三个特色版块,培养理论、实践一体的跨学科前沿知识与技能。专业必修课中的“项目教学”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可根据情况分方向、分小班,并实行团队教学。
  核心主体课程之外,广播电视学专业将专业实践纳入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必修环节,探索以赛促建、赛建融合新模式。同时依托精品课程与特色实践项目,实行院内交叉课程与校内交叉特色课程版块培育,强调学术与实践双向度课程培育,以赛促学、产学联动。

  国际交流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依托同济国际化优势,通过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双学位、短期交流、师资引育等方式与近20所国际高校建立合作项目,强化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紧密合作与交流的对象包括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中国台湾世新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日本博报堂广告公司、新华社瞭望智库、上海广电集团(SMG)等。

  意大利“重走丝绸之路”夏令营
  校企合作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以“部校共建”平台和全媒体研究院为基础,与国内顶级媒体和平台合作,拥有40余个实践基地。与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政府建立融媒体实践基地,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腾讯、今日头条等保持密切合作。依托同济大学与国际著名高校合作,借助海外合作结构(伦敦中国传媒中心等),与国外高校和顶级媒体建立多元合作关系,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出国(境)交流学习机会。与华为、阿里、腾讯、上汽、蔚来等企业展开合作,与芬兰RIGHTWARE公司共建国际合作实验室。
  实践创新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创新“科教融合、创竞融合”实践教学理念,依托“部校共建”平台、全媒体研究院、媒体实验室、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群组与各层教学科研团队等多元平台,实施“日常教学+小学期”、实践课程与实习基地、企业政府共建项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全员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实践教学课程占比20%。
  专业对接SMG、“长三角一体化”平台上与“第一财经”深度合作、与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同济城规、共办城市传播论坛、与中记协共办“媒介融合与技术创新”论坛,受市委宣传部委托进行新闻阅评、组织学生区县融媒体中心实习实践。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中国记者协会  媒介融合与技术创新论坛
  未来发展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自设立以来,招生与就业质量排在文科类专业前列。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8%,并呈现就业广、层次高、进前沿、国际化等优势特征。毕业生实务性和适应性强,分布在新闻传播、人文艺术、公共管理、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以主流媒体、政府机关、高等教育、龙头企业等为主(近90%)。如新华社中东分社、新华社上海分社、美国洛杉矶华人电视台、SMG、清华、浙大、上交、中传、同济、上海当代艺术馆等。广受互联网等前沿领域龙头企业喜爱,如腾讯、阿里、福特、巨量引擎等。
  同济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参与境外交流比例高,近三年毕业生境外升学大学90%,均为QS前100名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政经学院、麦吉尔大学、德国佛莱堡大学、墨尔本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英国国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各地的名校都留下了本专业学子的身影。
  杰出校友
  我们的优秀毕业生有曾获“国展”“金镜头”摄影奖的前新华社驻中东记者潘超越、光量科技CEO柳成荫等人。

  广告学
  2003年获得传播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2010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8年新增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位授予硕士点
  培养目标
  广告学专业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面向国家未来快速发展的广告及相关行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具有现代广告传播意识与素养、视听新媒体广告设计制作知识与技能的广告人才,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的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能够适应新时期广告行业快速发展与变化形势。毕业生具备广告策划、设计执行能力、创意和营销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能够胜任4A广告公司广告创意、广告策划、项目管理和战略管理、公共关系、各大企事业单位创意策划营销岗位、各大媒体和政府部门宣传和品牌管理等职位。
  特色优势
  同济大学广告专业依托经济管理、艺术设计、新闻传播三大学科背景,以“营销传播”、“创意设计”、“媒介技术”为核心,向影视、网络、交互等多媒广告方向扩展,建设“内容、艺术、技术”三位一体的特色广告专业,注重发展智能新媒体与交互创意设计,秉承经济与管理学的历史渊源,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和前瞻领导力的营销管理和创意设计复合型创新人才。
  广告专业通过“一体两翼,知行合一”创新教学实践多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校外实践资源、专业竞赛资源,实现了三全育人目标。三年来共创作产出学生创意作品1800多件,在国家和省部级竞赛中获奖500多人次,有37名同学的公益广告作品,在上海地铁9、10号线公益广告专列,100个公交站牌,70000个东方移动电视终端上全年展出,拍摄3集公益宣传片,出版多本教材和《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集》。
  学科地位
  广告学专业是我校最早开设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本专业原为经济管理学院1995年设立,2002年并入传播与艺术学院(现为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行人文科学大类招生,以品牌营销与传播、广告策划与创意、媒介经营与管理、视觉传达设计与制作为基本内容,探索新媒体环境中的新兴广告形式。依托同济大学理工科优势以及人文的基础,扎实推进、稳健发展, 2003年获得传播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新增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位授予硕士点。2017年,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广电集团签订部校共建协议,在人才培养、融媒体实验室、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基地等各方面展开合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为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基础专业,并打造同济广告公益传播品牌。

  专业内涵
  广告学专业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基于行业前沿锻炼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通过举办作品展、承办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等竞赛和论坛给予同学们一个发挥专业所学、展现才华与创意、锻炼设计和实操能力的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专业注重在育人全过程中传递思政概念,在课程和主题实践中引导青年学子设计契合国家和国际潮流、贴近社会生活和发展、彰显民族和时代精神、寓意深远、构思巧妙的广告作品,着力提高青年学子的洞察能力和大局意识。以知促行、知行并进,激励青年学子不忘“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初心,不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传统。近年来,专业学生在各项广告竞赛中屡获佳绩,展现了未来传媒和广告行业从业人员极强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科研平台
  广告专业及学院主体办公职能在嘉定校区惟新馆,总建筑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拥有逾6000万元投资建设的一流教学科研平台。馆内包括图书馆艺术分馆、新媒体艺术馆、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汽车摄影棚、放映厅、动画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动画实验室、数字音效工作站、电子媒介实验室、美术教学中心、平面影像实验室、物理媒介实验室等公用资源平台,4A创意实验室、计算机动画与视觉特效实验室、交互媒体实验室、数字影音实验室、用户研究实验室、非平面影像实验室等专业教学和科研平台。
  专业相关成果举办多次大型展览,展览平台包括2条公益广告地铁沿线、100个公交站牌、70000移动视频和上海十余所高校校园,展览多次赴国外世博馆等地展出。

  公益广告大赛创意训练营

  培养特色及亮点
  1.实验区:广告专业所在学院是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广播电视台(SMG)与我校签约部校共建暨院媒合作的单位,上海市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基地,教育部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单位,教育部批准的“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国际化双学位教学体系:与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的高校通过双学位、互换学分、短期学术交流等方式,联合开设课程、工作坊、论坛共计100余次,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达成广告专业本、硕双学位合作协议。

  学生获奖作品

  3.课程设计:打造“核心专业课程+前沿讲座+特色实践”三位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出版教材作品集近10本,举办讲座130余场,建设全国7个省市自治区的13个实践基地和20多家企业产学研基地。

  学生获奖作品
  4.赛教融合:以赛促教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生每年获奖150多项,专业在顶级和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多篇,出版多本教材和《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集》。主旋律作品、公益作品创作多获奖多,思政教育从课堂到社会实践,再到社会化展示覆盖上海主要公共区域,已成为同济大学广告专业特色之一。依托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和“大学生公益广告育人联盟”将继续打造同济的“公益”品牌特色。
  国际交流
  合作与交流的对象包括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法国南特高等商科、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中国台湾世新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与境外多所院校签有学生交流学习及教师互访讲学计划。除本学院的国际及港澳台交换生项目外,本专业同学还可根据自身意愿申请各类校级国际交换生项目,在本科期间出境交流访学,对外交流比例接近80%。专业广泛开展对外教研交流与合作,在引入外国专家和学生派出交流上达到了国内高校首屈一指的高比例。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来访,与广告专业达成本、硕双学位合作意向
  校企合作
  广告学专业长期与BBDO广告公司、博报堂广告公司、麦肯广告等世界知名广告公司进行交流合作,建立专家库资源,30多位学界业界专家和CEO总监受聘成为特聘教授或训练营导师,在各高校举办讲座130余场。依托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进行专任教师与业界专家“双师型”教学,先后与腾讯、上广电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融合教学课程,建设20多家企业产学研基地。

  “微公益·育新人”建党百年主题公益广告展览

  实践创新
  广告学专业一年级按人文科学大类培养,后续按专业、专业方向培养。专业必修课中的“项目教学”课程、“媒体实验与实践工作坊”等以实践教学为主,可根据情况分方向、分小班,并实行团队教学。
  广告学专业通过举办作品展、承办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等竞赛和论坛给予同学们一个发挥专业所学、展现才华与创意、锻炼设计和实操能力的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近年来,专业学生在各项广告竞赛中屡获佳绩,作品在米兰世博会、德国巴符州展览,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展现了未来传媒和广告行业从业人员极强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济大学承办上海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邀请专家库学者和业界精英在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举办讲座100余场,在同济举办讲座超过30场,线上讲座20余场,举办了6场大赛训练营、2次“未来传播”上海论坛和数十次社会化展示等活动,2020年第七届大赛走向全国,331所高校提交6102件作品,在学界和业界均产生深远影响。
  近三年学生在河南、陕西、内蒙古、云南、浙江等全国7个省市自治区的13个实践基地,参与台州乌岩头村、诸暨十四都村、藏绿村、三门峡兰草村、石壕村、渭南张桥村多地乡村振兴专项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专项实践、传播红色文化专项实践等活动。青年学子们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公益广告大赛地铁站展示长廊
  毕业去向
  广告专业毕业生去向包括诸如上海各大4A广告公司(例如BBDO、奥美、麦肯)和本土知名公司、上海文广传媒集团(SMG)、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传媒策划和文化公司、网络营销公司、新媒体设计公司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以及各大银行、上汽等500强企业的媒体营销传播部门。通过合作办学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学生前往南加州大学、墨尔本大学、爱丁堡大学、英国国王学院等国外知名高校就读,境外升学率30-55%。
  杰出校友
  刘亮(Leon Liu)
  刘亮曾获得2018年度《Campaign亚太》评选的亚太地区"40位40岁以下营销传播行业精英(40 Under 40)"的奖项;以及2018 年度《Campaign亚太》举办的年度代理商(Agency of the Year)评选中获得大中华区年度互动策划师(Greater China Channel/Engagement Planner)金奖;
  2010年同济广告学专业毕业的刘亮以策略助理的身份加入BBDO。BBDO是世界排名第一最具创意的广告公司。2019年刘亮晋升为Energy BBDO上海总经理,BBDO评价“他是公司内,尤其是年轻一代广告人学习的榜样”。在广告业数字化的迅速变迁中,刘亮充分施展了他带领团队应对变化、引领创新的能力。他是一个能在多重角色灵活切换的多面能手,他能够胜任一个品牌策划师、数字策略人、创意总监或是业务负责人。
  德语
  名列前茅,被评为5星级专业(最高等级)
  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的高级德语专业人才;培养能够融通中外、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特色优势
  底蕴深厚
  百年同济,品牌德语。190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始创时即设医学与德文两科。殷夫、陈元达、王顺芳等革命青年都曾在此学习。翻译家冯至、哲学家陈铨、日耳曼学者张威廉、德语学者廖馥君等巨擘名流先后在此传道授业。改革开放后,国务院恢复了同济大学的德语教学传统,恢复本科及研究生德语专业。同济大学是我国最大的德语教学和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同济大学德语教学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同济大学德语专业始终名列前茅,被评为5星级专业(最高等级)。2019年,同济大学德语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精英教育
  同济大学德语系继承并发扬同济德语优秀传统,不断探索创新卓越德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致力打造专业培养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历年来,德语系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在全国德语专业专四考试中屡次拔得头筹、专八考试始终名列前茅。
  本科教育基础课程有:综合德语、现代德语、德语报刊选读、德语国家国情、德语语言学导论、德语语法学等。专业特色课程有:专用德语(经济/商务/科技)、德汉互译(笔译、口译)、德国文学史、文学与哲学、德语演讲与辩论等。教学实践环节安排有德语听说、德语视听、德语写作、德语口语等。德语系设德语语言文学(硕、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博)、翻译硕士(德语笔译)等深造通道。
  名师荟萃
  德语系拥有“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外语界“十大杰出人物”、德国洪堡基金会年轻杰出学者奖得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语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分委会委员。多位教师入选德国“洪堡学者”和上海“浦江人才”,多人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奖等奖项,并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组织中担任要职。
  专业剖析
  本专业立足同济大学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的优势,培养具备扎实德语能力、通晓国情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跨学科知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德语高级人才。毕业生可在国际组织、政府外事部门、跨国企业等单位或机构熟练运用德语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外事、翻译等各种高端国际化工作。
  科研平台
  德语系现设有“中德日耳曼学研究中心”和“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教学与研究中心”等,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依托外国语学院的“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和上海高校智库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华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基地”、“文学研究所”、“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等多个平台开展学科交叉合作研究。
  培养特色及亮点
  在同济大学“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的人才培养改革框架之下,德语系实行“1+3”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第一年推行通识教育,二年级及以上在本系进行专业培养。通识教育阶段构筑人文综合素养基底,专业基础阶段着力夯实语言基本功,高年级阶段注重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思维能力提升和学术创新能力突破。利用多栖课堂平台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科竞赛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项目式教学等新路径,注重跨文化、思辨、实践等多元能力的培养,更好对接国家人才需求。
  为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的国际化人才,德语系目前还开设有德语微专业和德语(卓越德英双语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辅修专业。
  国际交流
  德语系与德国高校交流密切,学生本科在读期间出国率达100%,学院每年均聘请多名德国教授讲学。已与波鸿鲁尔大学、马尔堡大学、不来梅大学、科隆大学、康斯坦茨大学、耶拿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十余所德国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其中与德国马尔堡大学开展了硕士双学位项目,与德国科隆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双学位项目。

  德语系学子参加第十三届国际日耳曼学会世界大会志愿服务
  校企合作
  德语系以“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为主旨,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共建的实习基地有:“上海市市东中学德语教学实习基地”“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实习基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基地”以及“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学生实习基地”等。
  此外,德语系每年均有多名本科学生在大陆汽车(上海)投资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
  实践创新
  德语系学生在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大学生德语辩论赛、全国德语写作比赛、语言大使德语教学比赛等国内外各类比赛中屡次取得优异成绩。
  德语系另有学生社团“德语社”,定期举办语言教学、文化体验交流、德语能力比赛等活动;学生自办德语报纸“指针报”(Zeiger)已有数十年历史。此外,德语系指导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每年获批国家级、市级和校级项目10余项。

  未来发展
  德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可选择进入国内知名高校及欧美知名院校继续深造,或在外事、经贸、科技、文化、新闻出版等领域工作,也可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翻译、教学以及研究工作。德语系毕业生综合素质广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和认可,就业情况良好。
  杰出校友
  邱震海 学者、时政和趋势分析专家、同济大学德语系硕士、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现任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大顾问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兼职教授、凤凰卫视评论员
  英语
  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同济大学英语专业对标新文科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以跨学科知识为特点,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卓越思辨能力、广阔国际视野、优秀创新能力、深厚人文情怀的高级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能够融通中外、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特色优势
  交叉创新
  本专业已形成从学士到博士、从学术型学位到专业型学位的培养体系,具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及翻译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本专业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与交叉创新,并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凝练出“功能语言学理论及应用”“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理论构建与路径创新”“特殊人群语言认知与康复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创新性阐释与批判”“欧洲国别区域研究”等特色研究集群,展现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布局,实现了外语学科的融合创新发展。2020年,同济大学英语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精英培养
  英语系根据学科自身特点、核心竞争能力、长期发展前景规划设置了基本技能、学科知识与通识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了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并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
  英语系设有英语语言文学(硕、博)、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博)、英语口笔译专业(MTI)等深造通道;在人才培养中重视国际合作,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机制,并具有多个双学位培养项目。
  专业剖析
  英语专业人才对中国持续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具备良好思辨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级英语专业人才前景良好。本专业依托“双一流”平台优势,推进通识教育,促进通专融合,以价值引领为导向,对标“新文科”建设及新时代英语专业改革发展新需求,以跨学科知识为特点,注重多元文化沟通及在国际环境下开展工作的能力,将学生培养为融通中外、具有创新能力、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毕业后学生可在国际组织、政府外事部门、全球跨国企业、科研院校等单位工作。
  科研平台
  英语系现设有“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语言学与多模态符号学研究所”“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中华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基地”“言语-语言加工研究中心”“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等特色平台,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培养特色及亮点

  英语系厚植语言文化教育传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在传统通识教育课程基础上,创新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内涵,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积极探索“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英语专业建设与心理学、言语病理学、社会学、信息科学和传播学的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辅修、选修课程,探寻专题授课、专题研讨和课外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英语为路径,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探索;连续被《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评为5星级专业(最高等级)。

  国际交流
  英语系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生在读期间可赴国外高等院校进行交流访学。同时,英语系依托同济大学对外交流合作的宽广平台,为学生提供赴欧美一流大学学习交流机会。

  外国语学院主办上海高校爱尔兰戏剧大赛暨论坛,英语系学子表现优异

  外籍专家来我校讲学、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在美国访学

  校企合作
  英语系注重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与“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科大讯飞”“上海国展中心”等单位开展科研与实践教学合作,提升实践基地的活跃度和贡献度;利用国家级及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挑战杯”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开辟了多行业技术与外语应用技能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实践创新
  英语系致力于探索卓越英语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基础阶段筑牢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在高年级阶段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学术能力。同时,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高实践能力与个人素养。英语系学子在“21世纪杯演讲比赛”“长三角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爱尔兰戏剧大赛”等赛事中荣获特等奖或一等奖;英语系对外传播实践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互联网+”国赛铜奖,“挑战杯”市赛特等奖、并入围全国总决赛。

  学生在高水平竞赛中表现优异

  学生在高水平竞赛中表现优异

  毕业去向
  英语系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就业领域覆盖外事、金融、法律、教育、文化、国际交流、新闻媒体等行业,就职单位包括国际组织、国家电网公司、渣打银行、大众公司、联合利华、普华永道、汇丰银行、知名院校等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每年约二分之一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录取学校全部为国内双一流高校或世界一流大学。

  学生在沃尔沃公司美国总部实习

  杰出校友
  夏登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或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8部。
  陈 婷 巨人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总监,负责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相关工作。参与巨人网络从美国纽交所私有化,以及回归A股在深交所上市的全过程。
  朱华逸 “华逸朱HUAYI ZHU”珠宝品牌创始人、IGI国际宝石学家、GIA钻石鉴定师。独家珠宝赞助上海电影节开幕式、获得“天工精制”国际时尚珠宝设计大奖、荣获Vogue、瑞丽等著名杂志报导。
  刘思文 中译语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等提供高质量语言科技服务。
  日语
  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培养语言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国际视野广阔,兼备对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能够融通中外、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特色优势
  精英教育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基础日语、中级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与写作、日本文学史、日语语法学、日语口语、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应用写作、日本文化研读、日语新闻视听、商务日语、高级口译等,同时开设有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并鼓励学生辅修新闻、法律、国际贸易、经济管理、广告学等课程,以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本专业还设有日语语言文学(硕)、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博)等深造通道。
  双学位培养
  本专业是上海高校中首批与日本高校签订双学位项目的专业。日语系与日本大学合作设立了2+2的双学位项目,即在学期间成绩优异者经选拔可在大三前往日本大学学习两年,修满规定学分后可同时获得同济大学和日本大学的学士学位。
  专业剖析
  日语专业人才对中国的对日交流和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对日交流日益广泛,日语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及竞争优势。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日语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即可结合本专业特长选择金融、法律、新闻等辅修课程或第二专业,亦可参加与日本大学合作办学的双学士学位项目。毕业后学生可在国际组织、政府外事部门、跨国企业等单位或机构工作。
  科研平台
  日语系现设有“日本学研究所”,以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语言文学为重点,全面开展对日本的综合性研究。同时,日语系依托外国语学院的“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中华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基地”“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人工智能语言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开展对外话语、语言规划、人工智能与翻译等研究。
  培养特色及亮点
  本专业以复合型、专业化日语人才为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学日语”和“用日语学”2大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以“学日语”为主,重在夯实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高年级阶段以“用日语学”为主,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引导学生借助所学语言开展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校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本专业还面向我校大类新生开设日语荣誉课程计划,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日语微专业、日语辅修。

  日语系学生在日本东京参加实习

  日语系学生在日本熊本市参观交流

  日语系师生赴日参加homestay交流项目

  日语系学生(后排,左7)获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华东赛区)特等奖

  “大学日本语教育与日本学国际研讨会”在同济大学隆重举行

  国际交流
  日语系与日本高校交流密切,每年有多名学生被派往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大阪大学、东北大学、九州大学、熊本大学、长崎大学、日本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目白大学、福冈女子大学等进行短期交流访学。本科生在读期间出国交流率达100%。留学期间,学生享有学费全免待遇,部分学生可申请到日本政府的奖学金。在与大阪府日中友好协会和池田市日中友好协会、池田市友之会等日本友好团体的协作下,日语系每年派遣10余名学生,由专业老师带队赴日参加Homestay活动。
  校企合作
  日语系与日本GROP人才派遣公司、保圣那人才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友好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从毕业生中选拔3-4人前往日本工作,享有与日本职员同等薪金待遇。
  实践创新
  本专业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连续在笹川杯日本研究论文大赛、中华杯全国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日本侨报社中国人日语作文比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国家级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获得佳绩。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广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和认可,毕业生广泛就业于教学、科研、金融、外事、外贸、旅游、外资企业等领域,就业质量长期居于高位,就业与专业匹配度很高。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可进入国内知名高校及日本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就业主要方向

境外深造院校

外交部

东京大学

上海海关

京都大学

上海出入境管理局

九州大学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大阪大学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

名古屋大学

三井住友银行

东北大学

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熊本大学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日本大学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

大阪教育大学等

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今日头条有限公司等

 

伦敦国王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

 

  杰出校友
  吴国梁 富士电机产业(上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济大学日语系系友会会长
  徐 爽 德国Worldwide Brands,Inc.全球区副总亚太区总裁
  王 璇 日本ENtrance株式会社社长、中日旅游文化商务促进会代表理事、日本政府观光局(JNTO)中国市场战略顾问
  哲学
  2011年设立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列入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外国哲学列入上海市高峰学科计划
  2012年获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哲学是追问人类基本问题、关切时代精神的大学问。本专业培养完备地掌握哲学基本理论,熟悉世界哲学主要思想流派,具有创造性的哲学思维能力和前沿问题意识,同时具备全面的人文学术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特色优势
  精英化教学:本专业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师资力量雄厚,高度重视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完全实现小班教学。2019年至今实施“1+3”人才培养模式(人文大类通识教育+精英化专业培养),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哲学基础与全面的人文学术素养。此外,本专业积极融入学校学科生态系统,与学校优势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交叉学科建设,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
  国际化视野:本专业秉承学校对德(欧)交流合作传统,实行双外语制,英语、德语并重,体现出我校的办学特色。立足同济作为中国“对德交流”窗口的优势,与德国及欧洲多所高校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支持本科生赴德(欧洲)交流。学院汇集了一批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留学的教师,并有德籍专职教师1人,外籍兼职教师2人。
  研究型培养:同济大学哲学系以新的技术反思视角和未来哲学理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研究基地与人才培养模式。本系依托同济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以人类文明现实和未来发展为指向,实行“一体四翼”的特色培养体系:以哲学主干课程为体,以欧洲(德法)哲学(方向1)、艺术哲学(方向2)、技术哲学(方向3)、应用伦理(方向4)四个特色模块为翼;致力于培养受跨学科知识体系熏陶、多学科协同科研团队塑造、前沿交叉创新激励以及学科融合创造引领的“交叉驱动型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哲学人才”。

  专业内涵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科技哲学、美学、逻辑学等方面的哲学史知识和各专门思想、理论知识。进而通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备从事哲学理论研究的知识背景和科研能力。此外,本专业也注重培养学生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将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从而为实际工作提供哲学的视角,学会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哲学思维方式的独特功用。
  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46年,1949年根据全国高校专业调整的安排,哲学系随同文法学院并入复旦大学。本着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战略决策,学校于2003年恢复哲学学科,并于2004年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置哲学本科专业,2005年获批外国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设立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列入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外国哲学列入上海市高峰学科计划,2012年获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现已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纳入教育部一流学科“欧洲研究”交叉学科群和一流学科支撑学科建设计划。

  哲学系合照

  科研平台
  本专业在哲学八个二级学科的基础上,建立了四个发展模块:中国哲学模块(中国哲学、古典学),外国哲学模块(外国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学),当代哲学模块(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美学模块(美学、文化哲学)。学科涵盖面广、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每个模块均有该领域的优秀学者来主持。本专业还设有多个科研平台,包括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院·经学研究院、技术与未来文明研究院等。依托这些平台,本学科与学校传统优势的工科和医科交叉融合,积极面向科技前沿问题,胸怀人类文明的长远问题。
  培养特色及亮点
  本专业实施“1+3”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年打通哲学、文学和艺术的边界,在新生院济世学堂进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通达、宽广的眼界;专业分流后三年在哲学系进行专业教育,侧重本专业方向的学习,学有所专。这种培养模式不仅能兼顾通识和专业,而且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专业意愿,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本专业长期以来与德国、法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支持本科生赴德(欧洲)交流,提升专业素养和拓展国际视野,持续推进高端国际学术会议和有特色的国际学术工作坊的建设。例如自2014年以来的“尼采论坛”和“海德格尔论坛”;自2018年以来的“未来哲学论坛”等,将前沿研究成果融入了本科生教学。由同济哲学学科主编的《同济·欧洲思想文化丛书》(已出60余种)、《同济·中国思想文化丛书》(已出10余种)、《海德格尔文集》(30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未来艺术丛书》(已出8种)等系列出版物影响日增,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同济哲学学科已经接续了自身的历史文脉,也正在创造自己的新传统。
  国际交流
  本专业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注重将国际学术活动向着交叉研究和跨界交流的方向推进,持续举办“尼采论坛”和“海德格尔论坛”等高水平学术研讨会。自2017年起,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与洪堡大学“图像-知识-塑造”精英学科群联合举办的“中德哲学美学工作坊”,并在2018年开始,与工作坊相衔接举办中德哲学美学研修班”,全程用德语授课,开创了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019年,我们继续举办了尼采论坛与尼采研修班,两届研修班共招收全国各地的学生50名。
  校企合作
  结合近年在科研与教学方面探索学科方向的变革,本专业尝试以新的技术反思视角和未来哲学理念开启社会服务新路径,对公众面临新技术和新的文明样式而产生的疑问做出前瞻式回应。创办了以哲学和数字技术、生命技术的交叉探讨为宗旨的“未来哲学论坛”与“未来大学论坛”,邀请了欧美和中国哲学界、生命科学界、脑科学界、教育界和科创企业的领军人物,构建起国际化的高端思想交流平台,在国内率先发起了对技术革命的忧思和探讨,引发了巨大的公众效应,国内多家媒体如凤凰网、财新网、光明网、搜狐网等均做了热烈报道,形成了社会服务与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的良好格局。
  实践创新
  本专业十分重视全过程协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了一批协同育人的实践基地;注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知识与实践竞赛纳入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课题研究以及学术论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国家级、市级和校级项目获批数量逐年上升。近三年有5个国家级、3个上海市级和21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立项;积极参加各类国家级、省市级学科竞赛,有8人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银奖等佳绩。此外,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如同济哲学社和各类读书会等非常活跃。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强,近5年,就业率达到100%。主要就业单位分布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机构、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外企、金融机构等,在学校培养基础和个人后续努力下逐渐成为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本专业毕业生国内外升学深造率保持在68%以上,包括到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弗莱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以及国内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本校等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杰出校友
  叶 斌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特任副研究员。2018年毕业于德国弗赖堡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主持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科大校级研究项目多项。现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
  邓 刚 2008届硕士毕业生,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当代法国哲学、早期近代哲学、中西比较哲学。已发表论文近20 篇,发表专著1部。

  文化产业管理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评
  文化产业管理全国第四(A等级)
  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是国内较早开设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依托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和师资特色,以“科技+文化艺术+管理”为专业特色,聚焦“智能技术+文化产业+当代艺术”,培养较全面地掌握文化产业管理及其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化理论水平、科技人文素养、产业管理能力、文化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特色优势
  本专业确立了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艺术研究与实践、文物博物馆管理、珠宝产业管理四个特色专业方向,构筑起“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突出+格局视野开阔”的多维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评文化产业管理全国第四(A等级)。除本科专业外,设立了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点(MFA)(艺术产业管理和策展实务方向)。同时在哲学美学专业招收艺术哲学、当代艺术批评与实践、文化产业研究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构建起管理学、艺术学、哲学等跨学科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内涵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文化强国战略为人才培养主线,汇集文化创意管理、科技人文融合、艺术产业管理等特色,聚焦现代文化产业、数字创意经济、艺术产业发展等管理学和艺术学的前沿问题。
  科研平台
  本专业依托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所、当代艺术研究所、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所,以及人文学院文化产业规划与研究中心、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同济大学技术与未来研究院,提供了一个既有建制支持又与外界保持互动的有活力的学术生产场域,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举办 “艺术学理论的未来”高峰论坛
  培养特色及亮点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德才兼备、五育并重、全面发展”原则,在同济大学“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的人才培养改革框架之下,本专业实行“1+3”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第一年在新生院济世学堂开展通识教育,构筑人文综合素养基底;二年级及以上在文化产业系进行专业培养,将课堂教学、学科竞赛、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元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优化专业结构,推进通专融合。
  本专业立足“新文科建设”和同济优势学科,在现有四个培养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同济文化产业管理的艺术特色和数字化特色,实现与文化+科技、数字艺术、文化会展、智慧文创、智慧城市等多领域的交叉渗透,形成同济文管与传统文化、新兴产业、现代科技的多维度、跨领域交叉特色。
  对外交流
  本专业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在艺术理论、当代艺术研究和文化产业管理实务方向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当代视野。一方面邀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法国国立高等政治科学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的教授开设学术讲座,另一方面提供机会给学生到德国、法国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高校交流学习。

  校企合作
  本专业重视实务训练,以“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为主旨,依托上海和国内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平台。本专业与众多文化单位合作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一方面以“馆校合作”的形式将课堂拓展到复星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等艺术空间,打造艺术实践课堂;另一方面还与上海文化广场、上海妙文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科房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沪东工人文化宫、福建武夷福茶业有限公司等文化企业开展教学实践的深度合作。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拓展知识面,增强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践创新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国创、上创、互联网大赛等创新创业实践,并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全国大学生游戏创作大赛奖、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学生创意策划竞赛、知行杯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众多奖项。
  毕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深造率持续保持高水平。近三年的毕业生中,出国留学学生到QS排名前100名高校深造的比例高达66.67%, 国内深造的学生100%到985高校和双一流高校深造。相应的学校包括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国王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毕业生主要进入知名文化机构、世界/中国500强等单位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相关工作,例如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西郊利物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任教,或在普华永道、奥美广告、上海文化广场、西岸美术馆、复星艺术中心、字节跳动等单位工作,学生的升学及就业前景较好。
  杰出校友
  陈剑青 2008级,美国伯克利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任教
  刘广伟 2007级,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华东政法大学任教
  孙凯丽 2009级,同济大学硕士毕业后任上海文化广场综合办主任
  顾名煜 2014级,美国西北大学硕士毕业后任 字节跳动出入海业务中心TikTok大客户高级经理

  汉语言文学
  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全面掌握古今语言和中外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外语技能,同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卓越的创新思维能力、优秀的表达能力及深厚的综合人文素养、融通中外、引领未来的学术研究型和高端人文实践型卓越人才。
  特色优势
  底蕴深厚,融合创新。同济大学文学传统悠久,1946年,设立文学院,增设中国文学系,汇聚了一大批深有影响的学者和作家,如郭绍虞、陈铨、章士钊、宗白华、冯至、殷夫、杨益言等。经过近八十年发展,本专业已构建起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及MFA创意写作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紧盯科技前沿、重视学科交叉。依托同济大学理工类学校优势,建设“人工智能的人文应用”“机器写作研究”等新型课程,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数字人文平台,为“新文科”的崛起夯实基础,打造具有综合性、跨学科、融通性的新型人才。不断优化学科构架,在文艺理论及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创作、文化批评等方面形成了鲜明学术特色,实现了中文学科的融合创新发展。
  师资雄厚,精英培育。中文系立足于一级学科建设,重视引进和培养两方面协调发展,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适应教学科研需要的师资队伍,实现育人质量一流、成果一流、社会贡献一流。既有学界知名学者,也有文坛有影响的作家;多人在国内重要学术组织中担任要职。在教学和培养的过程中,中文系坚持“重基础、重素质、重能力、重应用”的办学思路,突出“宽口径、广视野、厚基础、强技能”的培养方向,实施名师引领、骨干支撑的精英培育方式。全系师生比达 1:1,导师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性思维和人格塑造等方面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历年来,中文系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本专业大力弘扬“严谨治学、严格求真、关爱学生、立德树人”的优良师风,面向全校开设文学通识精品课程,举办闻学堂人文系列课程、中华诗词大会、人文系列高端讲座,联合博物馆进行传统文化展示,会同机关工委开展红色资源挖掘,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视与各界交流,邀请陈思和、陈引驰等知名学者及贾平凹、王安忆等著名作家来校探讨交流,形成“创意写作系列讲座”“创意写作工作坊”“人文高等讲堂”等系列人文讲座,增加专业影响力和显示度。

  名家谈文学

  专业内涵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传统性”“当代性”“国际性”“通识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办学理念,结合数字人文、智能数据的时代需求,构建具有同济特色、文理交叉、文工融合的中文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学生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学、文化基础知识,兼及世界文学与文化,并包括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与应用文等诸类文体写作,培养具备系统的文艺理论素养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融通中外、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专业毕业生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学生可在国家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广播影视机构、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等单位工作。
  科研平台
  本专业拥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支撑平台,下设文艺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现当代文学研究所以及古代文学研究所三大实体性研究机构,并辅以创意写作中心、鲁迅研究中心以及诗学研究中心三大研究平台,每年筹办高水平学术论坛,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作家来校讲学,拓展了学术交流,提升了育人水平,增强了专业影响力。

   “中文学科的当代新变与转型”学术研讨会
  培养特色及亮点
  本专业在同济大学“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的人才培养改革框架之下,实行“1+3”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第一年实施新生院大类培养和管理,进行人文通识教育,之后进入本专业学习。本专业创新“严选才、强引领、厚基础、重交叉、育栋梁”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育精品课程,创设数字化新型课程,培养具有跨学科融通性的新型人才。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显著提高。学位授予率、就业率达100%,学生在全国及省市级比赛屡次斩获大奖。
  本专业构建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融通发展的机制和平台,与创新创业学院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未来前沿科技、新兴战略产业和数智经济发展所需的创造型人才。学生完成《创新管理》《社会创新创业》等创新创业理论及实践课程学习,可获得创新创业学程/微专业证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率达100%,在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等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屡获殊荣。
  对外交流
  本专业注重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依托学校全球性校际联盟资源和学院对外合作高校,让优秀学子赴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著名大学交流学习,像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韩国庆熙大学等。2013年以来学生境外经历比例不断提升,2017、2018连续两年超过50%。此外,本专业还接收优秀留学生。
  校企合作
  本专业以“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为主旨,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与媒体、企业、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为在校生深入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优质平台。目前专业与澎湃新闻、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编辑部、上海辞书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大方”、广州日报上海记者站、浙江文艺出版社上海分社、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图书馆等单位建立了社会实习或实践基地,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实践创新
  本专业十分重视全过程协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建设了一批协同育人的实践基地;注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知识与实践竞赛纳入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课题研究以及学术论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国家级、市级和校级项目获批数量逐年上升。此外,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如国学社、剧社、诗社和各类读书会、诗词竞赛、沙龙等非常活跃。

  校园征文比赛

  校园征文比赛图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声誉良好。同济大学良好的平台资源和社会声誉以及本专业办学质量,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升学等更多机会。近三年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多数留在长三角发展,主要就业单位分布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机构、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外企、金融机构等,在学校培养基础和个人后续努力下逐渐成为社会栋梁与职场精英,就业前景较好。
  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到QS排名前100名的高校的深造率达90%,到985和双一流高校的深造率达100%,其中国外名校包括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国内名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

  杰出校友
  李 果 2009届毕业生,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教学竞赛三等奖
  秦振耀 2013届毕业生,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博士,已入职复旦大学。现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学院中国研究系外籍聘任制讲师。出版诗集一部,译著、编著近十部。获“人民文学·紫金之星奖”在内的国内外诗歌奖项十余种

微信扫码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