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23本科专业概览——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2-06-01 00:00:00 1427次浏览

专业概览410.jpg专业概览411.jpg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2005年获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21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学科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方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复杂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问题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毕业五年左右,通过继续深造或自主学习,德智体美劳持续发展,具备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执业能力以及分析、沟通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及相关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维护等团队的核心骨干工作。
  学科地位
  同济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历史源远流长。1930年设立土木工程系水利组,1952年调整至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1958年成立水工系,设有水电站及水工结构、陆地水文等专业。1979年开设海洋石油建筑工程专业,1985年更名为海洋工程专业。1999年开设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专业。2005年获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方向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工结构工程、水利工程。博士生按照土木工程类招生,方向为:港口、海岸与防洪工程。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优势,2006年整合相关学科专业成立水利工程系。2021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专业内涵
  地球表面近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所形成的海岸线总长度约44万公里。全世界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区域多位于沿海地区,世界60%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100公里内的沿海地区。港口是进行海洋与海岸带开发和国际交流的基地和桥头堡,国际贸易量的90%是通过水路运输和港口完成的。
  因此,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主要研究港口工程、航道工程和海岸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交通、水利、海岸开发等领域进行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例如:轮船航道的规划,沿海城市港口、码头的建设,潮汐发电等海洋资源的开发,运货、载人等海上运输业的发展等。
  我国是一个约有18000余公里大陆海岸线的国家,拥有众多适合建设大型海港的天然海湾,同时在港口设计、施工和海岸工程领域也具有许多世界级难题亟待解决,未来将需要大批杰出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设计大师。
  科研平台
  主要依托土木工程学院国家级实验平台辅助以水利港口综合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动力实验室、工程结构静力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中心、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建筑结构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和多功能振动台等科研平台,为学生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其中,水利港口综合实验室主要承担波浪运动特性、波浪与结构相互作用、水下边坡稳定、泥沙运动、水环境污染、港工结构检测及耐久性等相关实验研究。
  培养特色及亮点
  专业紧密围绕中国最大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海岸带生态环境等问题,依托同济土木工程平台,不断深化与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工程等优势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面向未来智慧港航、服务国家战略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建设人才,为上海特大型城市和国际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服务。
  国际交流
  依托同济大学对外交流平台,水利工程系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芬兰等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广泛联系,并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台湾大学、成功大学、逢甲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20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交流机制,共同开展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本科生跨区域异地教学、本科生研究生短期访问交流、联合培养硕士博士学位等工作。聘请国外著名大学专家担任兼职教授,邀请外国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本科生研究生日常教学。
  校企合作
  本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的专业,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的实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专业一直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产学研项目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专业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已与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查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市水文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几十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实践创新
  本专业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独立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与毕业实习、工程实践与创新等实践环节。与港航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认识实习和生产与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活动的平台,以支持学生完成创新活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在创新基地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拓展了视野,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锻炼了解决问题能力,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挑战自我,校际竞赛-地区竞赛-全国竞赛-亚洲竞赛-美国竞赛,以国际一流水准作为发展的方向,瞄准国际舞台。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近年来,本专业师生共获得特等奖4组、一等奖9组、二等奖8组。
  未来发展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是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国家战略举措。国家城乡建设特别是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众多,前景广阔,供不应求,涉及领域包括水利水电、城市水务、港口、航道、国土资源等,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城市水务、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海岸工程及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勘察、咨询、施工和管理等。2021届毕业生约有40%选择在国内或出国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去向主要是设计院、研究院、勘察院、大型施工集团等,就业单位主要有: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航道局、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总院、上海船舶工程设计院、上海电力设计院、上海市建工集团、上海市城建集团、中交集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航务工程设计院、航务工程局等。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杰出校友
  马钢峰 2003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任美国欧道明大学土木环境工程系副教授、海岸工程研究所所长
  娄 厦 2007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同济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副教授,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同济大学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全国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王金龙 200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05年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任工程船队工程师、浮吊船“大力号”副队长(副科级),获得2015年度上海城乡建设和交通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王 炜 2005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同济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任无锡市惠山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获得惠山区“知识型先进职工”、服务标兵等称号
  武伯弢 2009年同济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毕业,越南国家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系系主任
  冯海防 2009年同济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毕业,就职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获得中交四航局港湾院“设计标兵称号”
  柳 航 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同济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就职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程管理中心,任副主任,获得2019年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秀年青干部”称号
  潘 毅 2009年同济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毕业,就职于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副教授
  戴 胜 2005年同济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毕业,就职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微信扫码阅读/分享